
【再談禁欲和修行】
之前曾寫過一篇有關談淫欲的文章,今有因緣又隨興再寫。向來總是覺得一些搞修持的媒體很喜歡宣傳禁欲。可見這些人在這課題無不把它當成洪水猛獸看待,述說其除了害人運氣不好外還傷害性命,甚至會遭受短命等慘烈惡報,一定要叫修行人禁欲斷淫。見過一些類似道教書本也如此鼓吹戒淫,說是“萬惡淫為首”,說行淫者會造下各種惡業。也有把欲望直接寫進戒條中的「淫欲戒」。
佛道教除了出家人需嚴格守「淫欲戒」外,在家人也必須守持此戒,只是在家人的淫戒可能比較有彈性。重點在除了合法夫婦及私人房間外,都算犯戒。但嚴格來說,修行人其實在不當時間、不當地點、用各種淫樂的方法,都算觸犯淫戒。
但淫欲這東西不是後天染上的習性,它是天生的,只要是動物必有淫欲。這也造成一些想修持想提升自己的人士對宗教卻步,不敢皈依宗教,因為不皈依沒犯戒,皈依後反而處處受制,一不小心便犯了大戒,犯後內心極其愧疚失落,甚至還要懺悔,否則潛意識像被控訴,害怕被什麼鬼神護法責罰,喪失了福氣健康兼招來災禍,內心有莫大的罪惡感和恐懼,內心無法自在。
要知道人類的淫欲是不能被壓抑的,一旦被壓抑它的反彈就更厲害,一旦遇到發作因緣便像洪水爆發,無法阻擋。唯恐咎由自取,這就造成一般人不敢輕易跨入佛道門檻的真正原因。
其實如果不以業障、折福短壽、鬼神責罰、運衰,等等負面恐嚇性質的洗腦暗示教育,我覺得開誠佈公的正面講述對想修持而不敢跨境的人來說反而更具意義和說服力。
據我所知,道教戒淫欲的目的是為了所謂的「百日築基」,為了讓人身保留「先天之精」不讓它變成「後天的精液」,最好在百日內能戒淫,待時機成熟自然通關任督二脈,否則一旦淫念泛起,很容易就變成後天精氣甚至流失而前功盡棄。
另外,按照原始佛教的道理來疏導又有不同看法。
「淫欲」在原始佛教來說,就是「六觸」(眼耳鼻舌身意)中的「身觸」,最容易觸動的莫過於「五蘊」的「受蘊」和「想蘊」。它的感受就是「樂受」的「細、滑、觸」,整個過程就是一種「味患離」的集滅。
動物對淫欲樂此不疲的真正原因是它在「觸覺」上的「樂受」,這種「樂受」也就是所謂的“爽”和“欲仙欲死”的“快感”,這感受的產生,才是讓動物“上癮”的源頭,用宗教的字眼來說,就是「貪欲」「貪愛」或「貪執」。眾「貪」之中以此為最。
這種「淫樂」的“上癮”「貪執」就會帶來極速的「慣性反應」和一輩子的「後續行為」。一般後天染上的煙癮酒癮賭癮人類都難戒,更何況這是生物身體中先天的自然反應,你說,這是說戒就能輕易戒得掉的嗎?
原始佛教說出的是淫欲的事實,「淫欲」是種「樂受」,不快樂的事根本不可能讓人上癮,經久「貪著」這種「樂受」就會凝固膠著,造成固執的「身見」和「我見」(我執),這「樂受」才是導致人類流轉生死的根本原因之一。當然人類的「貪欲」還不止「淫樂」,再加上對物欲的享受,金錢的執著,摯愛與親情「癡」,各種人事的憎恨與不甘「嗔」,這種種的「身見」和「我見」交織雜聚,能不導致人類再次轉世輪回嗎?
這就是為什麼說「淫欲」不是一種罪過,但必須先知道「淫欲」的“樂受上癮”這種執念。因為這才是破生死輪回最大障礙的根本方法。所以只須要認清楚而不必把它顛倒、怪罪,甚至把它邪惡化妖魔化。
其實說穿了就是要人類破除「身見」和「我見」就是感官覺受中「受蘊」的「樂受」。「樂受」容易讓人放縱放逸,一旦放縱就很難讓人想繼續修持下去。
原始佛教對出家眾的第一戒律當然是淫欲戒。在家居士因為有婚姻生活,在五戒才有所謂的「正淫」。
人類在生活中的各種歷練,對人事間的各種「受蘊」有所警惕,知道這些是背後隱藏的就是有某種「苦果」在等待。只有了知這些問題的前因後果才可以算是有了基本的「正見」。經年累月的保持如此想法從而訓練出極速的正確反應就是所謂的「正思維」,一旦慣性的正確思維養成,就形成所謂「正念」。
按照原始佛教的理念,這時五蘊的「身我之執」可以算是逐漸破除。對於平時若有加修「禪那」者將有很大的助益,對所謂「初果」的修持,才可算是有了進度。因為「正念」的達成,所謂的「正定」才有可能產生。
無論道或佛教行者,他們都承認在「禪那」中的所謂「禪悅的勝樂」,認為它要比動物人身的欲樂不知要強多少倍,多少修持者進入後甚至不願意出定。但也不能夠對此產生「貪愛」而必須「舍離」,否則死後就會因這種「樂受」而轉生彼處持續享受,最後的結果仍然要淪落凡塵,又要重頭再來的。
據說,天主教的教規也是禁欲的。從西方西醫角度來說,恰當的泄放淫欲有助於釋放壓力,對身心皆有好處。但從中醫角度看待,淫欲仍然需要有所節制,他們認為,過多則會耗損元氣。尤其精液漏泄之時寒氣容易入侵,也就是身體的免疫力會變差。如果房事間開風扇冷氣又不加注意保暖,年輕時尚不覺得,但會導致身體早老退化,對比少淫欲的人接近五十歲後前後身體加速變差時就會愈發明顯。年輕人理解了這些道理,自然就會有所節制,也就沒必要自我譴責、恐懼,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人到了中老年後,如果沒什麼其他事要忙而專心於自我超越,無論往什麼方向,的確要把這方面的知識弄明白才更容易修持。這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不戒自戒,更不必浪費時間在刻意壓抑的心境上矛盾拉扯。原始佛教再三強調,「淫欲」之「樂受」導致的「有結」(根深蒂固的潛意識)才是導致轉世輪回的根本原因之一,它不是業障,不是懲罰,不是壓抑,不是禁止,不是強制斷除,更不是羞恥。
在原始佛教的解脫道中有所謂的「四果境界」,證悟「初果」只是得了“入門之道”,是“見道”后而起修。一般上這一輩子能修持到“二果”就很厲害了,但要斷除淫欲則必須到達“三果”的境界。也就是說,淫欲在原始佛教的解脫道是水到渠成漸進式斷除的,即不放縱也不圍堵,完全自然而然達到目的。
或許,你會很期待想知道他們的修持方法。當然可以,或者我換個說法吧,淫欲的「癮」一般潛伏在兩個層面,一個是“身”,即「生理」層面,一個是“心”,即「心理」層面。説明淫欲不外是因爲受到人事物及環境空間所挑動,導致身心需求發作的慣性現象。多數所謂的修行者用頭腦作各種冷靜觀想或禪修去剋制不是不可以,只是效果不佳但反彈越強。因爲用頭腦就是用“心”,想「以心制心」是很難的。而解脫道用的是類似道家的「無爲」法,你必須學會跳脫身心轉而站在“靈魂視角”(高維角度)去看待此事。
以上是很“膚淺白話”式的解釋,是原始佛教解脫道中的“剝離”方法。此法不只是應用在淫欲,它也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因爲防止「六觸入處」“被環境感染”和「五蘊」產生的連鎖性慣性反應中,唯有此法可以迅速“覺知”和“立斷”,除此以外我不認爲還有什麽最好的方法能夠啓用。培養一個敏銳覺知的靈魂會比僅僅用頭腦去剋制肉身心理來得方便,因爲淫欲這東西是身心的需要而不是靈魂的需要。
而且這方法對進入五十多嵗以上的人尤其絕佳(別錯誤以爲人類進入晚年會完全失去性欲,若是如此,那南傳的出家人晚年幾乎不必修行就可以直接証阿羅漢了)。
2023/07/024 龍爺。(下面另有更新)
某日在禪修中心有同道在課餘討論到用轉移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我說曾經有人用“轉移”頭腦的方法,但轉得了一時轉不了一世,始終不是一項好方法。如果你一定要用頭腦去戰勝,那或許用科學邏輯法直接去理解遠勝觀想、轉移或壓抑。從科學客觀的角度看,先天淫欲的癮也和身體分泌多巴胺對大腦獎賞回路有關。
只要不是毒品,那就和人類后天染上的其它癮一樣。性欲多巴胺類似電腦或手機游戲,最成癮的地方其實還不是它的“結果”,而是一種“想要和過程”,因爲“樂受的結果”永遠都一樣也很短暫。問題是,多巴胺還有另一種機制叫“耐受性”。如果下一趟沒有比上一次產生更刺激的“過程”那種“喜樂”感,久而久之那種“感覺”就會減退和覺得“無趣”。這才是導致你永無止境追求下去的癮,或者叫“刺激的快感”。
因此很多夫妻到了一定年齡就沒有了性生活,不是沒有性欲,而是沒有了“新意”。耐受性確實有降低樂受的功效。然而,又導致頭腦想尋求更強烈的方法去滿足慾樂。這幾乎變成了一種非常耗費時間和精神的拉扯遊戲,就類似到處尋求更強毒品的癮君子一樣。這已經不是單純滿足肉慾需求的問題了,它已經變成頭腦單純的強烈需要。爲了這種追求,你的精神力氣將疲於奔命。
只要你看穿這點不去做激進追求,多巴胺耐受性的確對某些人有幫助。比起用宗教、鬼神、病痛、福德等等去道德綁架和恐嚇至少更人性化更容易讓人接受。
2025/03/10 龍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