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遊話佛教
日前和家人看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這套電影後,總覺得孫悟空頭上被強行戴上緊箍圈,其實真像信徒被宗教教規套牢一樣,除卻當時因地因時所制的戒律不談,縱觀古今宗教領袖無不處處自定教規戒律套牢信徒,美其名約束惡念修其心德,實則如今是變相封鎖信徒頭腦。
以目前所見,反而多的是宗教領袖本身自稱道行圓滿而不受約束,為所欲為,亂七八糟的搞。
劇中有一句觀音和悟空的對白頗玩味,說悟空用火眼金睛可知真相,而唐僧看的是心相。呵呵!真相之外還多個心相,無形中頭上加頭,洒家說這編劇還真特麼厲害玩文字遊戲,搞得觀眾頭腦團團轉的。
這點讓我想起後弘期佛教經典中華麗壯觀又玄奇的字眼和詞藻,期間以通曉中文字的印度僧人鳩摩羅什所出尤為顯著。
其實從現實世界來說,要探知人生真相無須火眼金睛,只不過需要勇於懷疑、發問和探索而已。然而矛盾的是後期宗教典籍所示,全然抹殺一個「疑」字而僅憑一個「信」字,更美其理為;“信為道源功德母”!
因以信為主,信而不疑則能圓滿,疑則墮落不能成道,這樣一來幾乎就和大部分的一神或多神教的內容差異無幾矣,這顯然偏離釋門本意。
家人問:「怎麼在兩次觀音現身的片段,聽到有人的哭泣聲?」這當然囖,很多信徒修到半死都不能見觀音現身,這如今在戲中見到,對應了心中的渴求,怎能不哭?洒家當年也曾是狂熱信徒,怎能不知?只感慨當時追求枝葉,忘卻了刨根要訣而已。
另一句對白是:「人往往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而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洒家認為這句話用在現代宗教信徒上尤為貼切,當你深信一個宗教不疑時,絕對不可能站在其他非信徒角度看待事情,反而會自然的自他劃分界限,深怕自己被他人只言片語反度而有所污染,須臾不克脫離,這難道不是目前宗教本身賦予信徒的盲點。
從佛教典籍方面來說,猶記得Kalama Sutta卡拉瑪經(巴利大藏增支部)中,覺者悉達多對卡拉瑪人的開示尤為經典可貴,顯示他老人家是絕對贊同這個「疑」字,而且這也符合當代辯證思維,試問對於人生探討如果沒有大疑,又怎麼會有大悟?
16/02/2016。 雲海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