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六)》
《佛家學派5》
16.《晚年境況》
《僧團分裂與國家被滅》
晚年的 釋迦牟尼 頗為不順,不幸事件接踵而來,傳法末期,出現了嚴重的內部糾紛。據說他的堂弟 提婆達多(Devadatta)想領導僧團,在戒律上提出傾向苦行的“天啟五法”(五項戒律)但因不得 釋迦 同意,遂帶走支持者自立門戶。
提婆達多 與外道 晡刺拿 是好友,二人在當時沙門體系內,對苦行和輪廻的立場持不同意見,而造成對立 。
在經典神話和因果論扭曲部分,提婆達多 被描寫成“高傲自大、醉象殺佛、出佛身血、謀殺女眾、貪圖名利、破和合僧、喪心病狂、墮阿鼻獄、佛力難救、十惡不赦、”的狂人 ,甚至被寫成和 釋迦牟尼 有前世恩怨。
根據學者 季羨林 認為 提婆達多 只是持有異見,並非和堂兄 悉達多 有私人恩怨。其實 提婆達多 智慧卓越,在僧團曾享有威望,而且他的思想也頗具影響力。而且,一個聰明絕頂者斷不會愚蠢到光天化日下自毀前程,莽撞行事。
有證據表明,他的團體在古印度存在了很長時間(東晉的 法顯,唐代的 玄奘 和 義淨 都在印度見到过 提婆達多 派的僧人 )。
《雙賢入滅》
被譽為”雙賢弟子“的 舍利弗 與 大目犍連,在 釋迦牟尼 晚年遊化各方,使「佛家」能有序開展。在「耆那教」記錄中,甚至認為「佛家僧團」是由 舍利弗 統率而非 釋迦牟尼。
然而這兩人先於 釋迦牟尼 相繼去世。舍利弗 因病而死於故鄉「那羅陀村」;目犍連 在「羅閱城」遭「耆那教徒」襲擊,傷重而死。不久後 釋迦牟尼 在一次說法時說:“ 舍利弗 和 大目犍連 入滅後,我覺得這樣的集會,猶如虛空……”。
《家族被滅》
部分佛典記載,釋迦牟尼 晚年,「釋迦族」被「憍薩羅國」吞併。在強鄰兼併政策下,弱小的「迦毗羅衛」難逃被吞併的命運。北傳佛教說 琉璃王 攻入「迦毗羅衛」大舉屠殺,「釋迦族人」幾近滅絕,釋迦牟尼 曾兩度試圖阻擋。
然而,「南傳佛教」並無「釋迦族」被滅的說法,「釋迦族王室」在 釋迦牟尼 涅盤後也有參與後事。據「斯里蘭卡佛教文獻」及「耆那教文獻」記載,部分「釋迦族人」為躲避屠殺,從「迦毗羅衛城」逃到「毗發瓦那」。
《神話滅族》
在“因果論神話部分”則說,釋迦牟尼 知道「釋迦族」有被滅族的大難,目犍連 即應用大神通將「釋迦族」裝入大缽中,以免殺害,不料打開缽後「釋迦族」竟成血水,說明因果不敵業力之謂,然後 釋迦牟尼 說出「釋迦族」前世殺魚今世被滅族之因果云云。
《滅族疑雲》
有學術界後來證明「釋迦族」沒有被滅族,據考西元1898年,英國工程師 佩普(William Claxton Peppe)在「比普羅瓦」一座直徑約35米、已經崩毀的磚造舍利塔中,挖出了五個裝有遺骨的舍利容器,在其中一個滑石制的舍利壺上,刻有古老的「婆羅米字」的銘文。
當時解讀為:“這是「釋迦族佛陀世尊」的舍利容器,記載的乃是有名的「釋迦族」即 釋迦牟尼 王室近親兄弟與其姊妹、其妻子等共同奉祠之處。”
說明在 釋迦牟尼 涅槃之後,仍然有「釋迦族」王室人物參與 釋迦牟尼 的「荼毘後事」,這個發現為「釋迦族」的歷史真實性提出了強有力的新證明,轟動了當時的考古界。打破了多年「釋迦族」的滅族疑雲和滅族因果論。
《入滅前後》
生命的最後一年,釋迦牟尼 在「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住了一段時間。從「靈鷲山」回故國「迦毗羅衛」,是他最後的旅途。
從「摩羯陀國」出發前,正策劃攻打「拔耆國」的 阿阇世王 派大臣拜訪 釋迦牟尼 但他的攻打計畫沒有得到 釋迦 的支持 。
釋迦牟尼 隨後出發,途中幾度為新加入的僧人說法。僧眾行到「拔耆國都毗舍離城」,受 庵摩羅 宴請。後往「梨婆村」準備過雨季安居,村莊食宿不夠,釋迦牟尼 和 阿難 留駐,其他僧眾們四散而居住。這期間他身體孱弱,經常腹瀉,他察覺不久人世,並宣佈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
爾後,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在「摩羅國」食用鐵匠 純陀(又譯准陀、真達、周那)奉獻的世間奇珍「旃檀樹耳」(Sukara-maddava)後,釋迦牟尼 腹痛痢血,知大限將至。
阿難 請教問,若世尊涅槃,以後弟子們和僧團將失去依據,當如何自處?釋迦牟尼 表明他說的法已經無所隱藏;遂教導說偈:「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和「四念住」。阿難 與僧眾領受合十作禮。(此應視為最後重點遺教,有關「依止」和「四念住」方面的課題,我們放在下面做一個焦點論述)。
稍息後在「拘孫河」沐浴,前往「摩羅國」的「拘屍那揭羅城」(Kusinagara)渡過「尼連禪河」至一「娑羅樹林」,釋迦牟尼 已疲憊不堪,阿難 鋪好臥具讓 釋迦牟尼 躺下側臥歇息。
夜晚,一百二十歲的 須跋陀(Subhadda) 前來求見被 阿難 拒絕,釋迦牟尼 聽到了,便讓他見面。他問教派僧侶是否皆「證果」,釋迦牟尼 表明若無「正法」則無真正的「沙門果」,據說 須跋陀 當晚證「須陀洹果」,皈依成為最後的老弟子。
釋迦牟尼 交待,以後的僧團,「經法和戒律」就是老師;若僧團願意,“小小戒”可舍。西元前386年 釋迦牟尼 側臥中安詳入滅,時年80歲。
後事:釋迦牟尼 入滅時,身邊大弟子只有 阿那律 和 阿難 在,遺體被移至郊外「天冠寺」。七天後 摩訶迦葉 和僧眾集合,與「摩羅國」的居民「末羅人」以「輪王禮」荼毗火化。
遺骨在「集會堂」安置七天,「末羅人」以歌舞香花表達恭敬。周圍八國遣使,他們為了「舍利」的分配而產生了爭議。經主持 徒盧那(Drona)的調解,遺骨平分成八份,供他們帶回建塔供奉。
而 徒盧那 自己把空瓶子帶回供奉,遲到的「孔雀族人」見遺骨已被分完,就把“炭灰”也帶走。所以在印度各地,共有10座 釋迦牟尼 的舍利塔。
釋迦牟尼 生前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十大傑出的弟子有 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大迦葉、阿難陀、優婆離、迦旃延、阿尼律陀、須菩提、羅睺羅。
《遺址考古》
「拘屍那揭羅城」的位置,曾因典籍記載不同而引發學界爭論。1876年考古發掘,在「涅盤寺」後面的塔址(ParinirvanaStupa),地理座標:北緯26.7391079度,東經83.8900624度下,出土了一面銅盤。
上有銘文:「般尼恒寺銅盤」(Parinirva na- caitya-ta mra-patta),而得到確認,即印度國北方「邦廓拉克浦爾縣」(戈勒克布爾)迦西亞(Kasia)村,現更名為「拘屍那揭羅」(Kushinagar)鎮,建有 釋迦牟尼 涅磐保護園區。
《依止法和四念住》
有關「依止」的說法,「依止」和「四念住」屬重點遺教。和 舍利佛 入滅當時,阿難 問題的回答一樣,釋迦牟尼 當時回答:「當作自洲而自依,法洲而法依,不異洲不異依。」這和他入滅前夕的遺話「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沒有不同。
也就是靠“自己”和靠“正法”(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不是後來漢傳《大般涅槃經》的「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所以應以前者為准。但漢傳大乘是依後者而行較多。
至於「四念住」也稱為「四念處」就是:「身念處、心念處、受念處、法念處」,而不是「部派時期」的《念處經》的「觀身不淨、觀心無常、觀受是苦、觀法無我」,因為「四念處」方法已經包含在「十二因緣」的操作之中。
《遺教的誤解》
關於《長阿含經》有一說:“諸行皆是壞滅法,應自精進不放逸,此是如來最後遺教。”這句話致使很多南傳和漢傳學者認為是真正的遺教,很多大師又各自做出不同的翻譯和表述,引起坊間激烈討論。
其實如果能真正理解「因緣法」的,很自然就會看得出,這不是 釋迦牟尼 所說。
因為「緣生法無常」,但「無常」二字一向以來被誤解成「生、住、異、滅」的直線式毀滅狀態,並認定這是“佛法真理”,然而這種觀念很容易造成消極思維。
事實上「無常」這兩個字必須連接「緣生法」而不能獨立拆開,否則它的意義就會被後人扭曲。實質上這五個字在 釋迦牟尼 的意思是指,在 “影響中變化” 的意思。
而且實質所指,是針對人體感官情绪的「五蘊狀態」。“壞滅”二字在 釋迦牟尼 的觀點中常被苛斥為“斷見”,它屬於「斷滅法」,“斷見和空見”是一種「邪見」,並非「正見」。
《文詞增刪與各自表述的法印新說》
其實古代佛經的翻譯工作很多時候在“詞句文字”應用上的不當而導致後世誤解誤傳和變更增加,印度本土已經是如此,其他南北傳更多問題。
例如,「三法印」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出現就是「大乘菩薩道」時期,龍樹論師 的《大智度論》中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提出來的。甚至還有加上「諸漏皆苦」的「四法印」。要知道,凡是透過「論」整理出來的部分都是要很小心,這其中的原因下來在新篇幅中就會談到。
還有《南傳尼柯耶》經常把「無常、苦、空、無我」獨立抽出來成為「佛教法印」。還有所謂「“七佛”通戒偈」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凡是把“戒惡慈悲”奉行在前,是很明顯的「佛教教法」,並非「佛家教育」。
把一些《阿含經》中的片段抽取穿插變義,變成「格言」、「法印」、「聖偈」,甚至變成「新經典」的例子多不勝數,其中論述真假難辨,除需靠大量文獻勘校對比,還要對 釋迦牟尼 的言教法義有正確和客觀性的認識,的確頗費精神時間。
根據一些資深學者研究,就算最早出現,有文字版本的《五部尼柯耶》(阿含)(Nikaya)中,也混雜很多矛盾的地方。其中除《小部阿含》可以說是抽取前三部阿含內容的「文字字數」來增加的「數序」外。「四部阿含」中只有《雜阿含》內容比較接近 釋迦牟尼 的教法而已。
此外,《四部阿含》內容都包含很多神話和吠陀思想內容,不仔細看很難看出端倪。雖然說,「漢傳」的《四部阿含》(agama)和「南傳」的《五部尼柯耶》又稱「巴利聖典」(nikaya)對比,少了一部《小部阿含》。雖然都是「阿含」,但南北傳內容和編排的差別都很大,完全沒有統一性。
甚至漢傳《雜阿含》的「雜」字也是字誤,原本應該直接稱為《相應阿含》才正確。所以要達到「去蕪存清」實在是不容易。其實,中國古代文獻因為朝代更替和王室干預的關係,內容上的質變也很大,所以也好不到哪里去。(待續)
03/04/2020 龍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