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一)》
11)《印度沙門思潮六大派與六師外道》
「沙門」(梵文:sramaṇa巴利語:samaṇa),又譯為桑門、喪門、娑門、沙門那、沙迦懣曩、室摩那弩、舍羅摩弩,也譯為道士、道人、貧道等,意為勤息、止息、息心、淨志等意思。
「沙門」原為古印度宗教名詞,泛指所有出家眾,修行苦行、禁欲、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後為「佛家」所沿用,成為佛家男性出家眾(比丘)的代名詞,在「漢傳佛教」中,其意義略同於和尚。
坊間有人以為,「沙門」純粹指印度的「裸形外道」(耆那教),其實這是誤解,因為「沙門思潮」內也包含「佛家」思想在當中。
「沙門思潮」是一種興起於西元前六至前五世紀印度「列國時代」的“思想改革運動”,或說是與「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思想流派,有點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主要都是反對「婆羅門祭司集團」以及他們的精神支柱也就是“吠陀天啟”、“祭祀權威”、“全能三相神”對世界的創造、保護和毀滅,以及「婆羅門」至上的「種姓制度」。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本質上就是針對當時印度的上層貴族社會,因為他們完全和印度的中下階級脫節或對應不上,這是人民借助集合數家宗教來策反印度神權貴族掌控政權的一種本能反應。
但另一方面,他們也並非完全脫離得了「婆羅門教」的色彩,或者說在某些方面還保留一些「吠陀」思想。
「沙門思潮」也是當時各種“自由思想家”的觀點,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耆那教」、「順世派」、「生活派」、「無作論派」、「原子論派」、「不可知論派」和「佛家學派」等。這些思潮雖各有不同標榜,但也有相同之處。
上面說過,「婆羅門教」才堪稱是印度的“名門正統”,除此之外所有其他宗教對於“正派”來說都是企圖顛覆正統的“外道邪師”,其中當然包刮「佛家學派」。
但從「佛家學派」的角度來說,除了王室貴族擁戴的「婆羅門教」不能抵觸之外,除了“自家主張”,其餘的宗教學派皆屬“外道”。
而“外道”一詞在當時其實不含貶義,而是“自道以外”的學派之意,故此才有後來的「六師外道」一詞的出現。
相對於「婆羅門教」來說,凡不願意承認「婆羅門教」思想理念的其他流派都屬於「外道」。但從現代人對中文字的理解度看,難免容易造成分別心和高人一等的傲慢心態。
1.《耆那教派》
耆那教上面已經詳細介紹。
2.《順世論派》
「順世論派」(lokayata)是印度古代的“唯物主義”派別,淵源很早。其先驅者之一是與 釋迦牟尼 同時代的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a)(意為“發褐”)。
「順世論」宣稱:世界的基礎是「物質」,構成物質的原素是地、水、風、火四大元素。
一切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認為「物質原素」不斷運動,具有“內在的力量”,從而否定了神和其他的原因。
「順世論」在社會倫理方面主張種姓平等,反對輪廻業報、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來世,而在今生。
因此「佛家」稱他們為“現世涅論”。這個派別從古代到中世紀一直在廣大人民中流行。
其實,「順世論」在當時的社會算是最大膽最開放的一種思想,可以算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他們批判一切宗教教條,不僅僅反對「婆羅門教」的獨大,也反對「佛家思維」和「耆那教靈魂不滅」的思想。
「順世論派」也可以稱為「斷滅論派」或「唯物論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人死了一了百了,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只有一次生命。
他們認為物質元素由地、水、火、風組合形成,包刮了人類。人死了就是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用現代調侃的語句來說,他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海派”。
3.《生活派》
「生活派」(ajivika)的梵文原意為“嚴格遵守生活法的規定者”,漢譯佛經稱為“空見外道”或“斷見外道”,也可以稱之為「宿命論派」。
相傳為 末伽黎.俱舍羅 又稱 末伽梨.拘舍梨子(Maskari Gosailiputra)所創,據後來南印度發現的碑文記載,與 釋迦牟尼 同時代的“六師”中的 婆浮陀·伽那 和 富蘭那·迦葉 也歸入這個派別。
在「佛家」興起時期,「生活派」在恒河流域的「舍衛城」和「補羅沙城」等地組織過獨立的僧團,擁有自己的寺廟,過著極為嚴格的戒律生活。
「生活派」是所謂的「正命論」者,也是“裸形托缽教派”的始祖,他們主張: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類由地、水、火、風、靈魂、虛空、得、失、苦、樂、生、死「12個原素」構成。
各種「原素」的結合是一種自然的、機械的、無關系的結合;在社會道德觀方面提出了一種「宿命論」學說,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運”支配著的,在“命運”的鎖鏈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無能為力的,倫理道德也是沒有意義的。
他們認為人的前生後世不是「因果業報」能決定的,享福和受苦不由「善惡業力」來控制,而是隨機的,是“命定”的。愚者和智者,都須經歷八萬四千大劫後而自動解脫。
即是宿命,又非業報因果,而是隨機,是當時非常特殊的一派。
這個派別在「印度孔雀王朝」、「戒日王朝」時非常流行,以後在南印度又和「耆那教」、「印度民間信仰」相結合,直至15世紀才銷聲匿跡。
4.《無作論派》
富蘭那迦葉(Purana Kasyapa)是「無作論」的創立者,他認為此世人所造作種種“善惡業行”無法帶來未來任何的果報,認為這些規矩都是人為所編制,因而否定“造作善惡”的因緣。
又認為根本不須要實行“道德善法”仍然可以獲得解脫,他們主張:解脫是內在靈性的昇華,和“業力道德”完全無關,因此被認為是「道德虛無論」者。
5.《不可知論派》
「不可知論派」以 釋迦牟尼 同時代的 散惹耶·毗多梨子 或寫成 刪阇夜.毗羅胝子(Samjaya Vairasṭrikaputra)為代表。
據記載,在當時,散惹耶 也曾組織過自己的僧團,有弟子250人,釋迦牟尼 的兩個大弟子 舍利佛 和 摩訶目犍連 原先都是 散惹耶 的門徒,後追隨「佛家」,因此 散惹耶 氣憤而死。
散惹耶 宣傳一種「懷疑論」或「不可知論」,或「捕鰻論」(鰻魚的身體很滑,很難抓住它,所以對任何事物都持懷疑態度。你問他什麼問題,他都不直接回答,只給你模棱兩可,甚至連模棱兩可都不是的答案。)認為對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直接斷言的。
例如「婆羅門」或「耆那教」對於「來世化生」、「因果報應」、「善惡業障」、「醒覺聖人」(人格化的修行完善者)可以說“有”也可以說“無”,可以說“亦有亦無”,也可以說“非亦有非亦無”。
這種觀點就是認為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地獄,有沒有輪回轉世,不知道,不清楚,無法回答,有點類似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儒家學說」。
散惹耶 這種理論被「佛家」稱為「捕鰻論」。「不可知論」作為一個派別在「佛家」興起以後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6.《佛家學派》
對於「佛家學派」的思潮興起,我們放在後面做重點論述。
《新學派和正統宗教的衝擊》
印度在當時的新興學派百花齊放,其實不只是這六大學派,也有這六學派的分支,另外還有衍生自「婆羅門教」的六大流派和分支。
但和「婆羅門教」及其它教派不同的是,這些流派學說對「世界觀」的認識大都是從「自然」或「現實」中出發的,屬於比較“哲學系”的,相信「自然界」的“原有規律”比“神的創造”更為重要。
對於實踐和啟發人們的「知覺」、「經驗」比「婆羅門」的「吠陀天啟」更為實際。但不代表「婆羅門」沒有哲學思想,在《奧義書》出現的哲學比比皆是。承認或衍生自「婆羅門教」的流派也有很多是“哲學系”,可另一方面卻又承認「婆羅門」“因果業力”的流派。
所以嚴格來說這六大派在當時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宗教”。因為宗教的成立有兩個極其重要的條件,第一條件是要有“神”(無論有沒有形象),第二個條件是要有“淨土”或“天堂”、“樂土”。
經過教主的傳播弘揚後,信仰其神明,稱呼或唸其神號或咒語,守其教條或信條、戒條、理念,往生其“神明淨土”,這是所有宗教共同的次序。
但這六個在當時明顯沒有,在社會生活方面,他們反對「婆羅門祭司」的精神統治和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反對以動物為犧牲的血腥屠殺和繁瑣的祭祀儀式。
但這些派別也有很多時代上的局限和思維上無法突破的局限,他們當中除「順世論派」之外,一般仍然脫離不了「婆羅門」創設的「業報輪廻論」和「宿命論」,有的則惑於「不可知論」學說。
甚至有些還因為探察到自家派別思維與現實人生有格格不入、矛盾、不能圓融之處,而陷入“學派詭辯”以及“只能信仰而無法突破懷疑”的困頓中。
有的則實行極端的「苦行主義」或「唯物論」的“享樂主義”,甚至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社會倫理準則而走向極端或“出格”,乾脆否定一切,抹殺是非界限。
他們在哲學問題上自由地各抒己見,各立門戶,並且針鋒相對地相互進行辯論,相互批評,真正是一種“百家爭鳴”的盛況。正因為如此,印度的哲學和宗教觀點才在這時候發展到最鼎盛的時期。
無論如何,「沙門思潮」反映了當時另類社會力量的興起,即神權氏族、武士貴族、商業富者、城市居民和庶民百姓的思想抗衡傾向。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為「沙門思潮」時代,影響力最大的是「佛家學派」,其實錯了。「佛家學派」之所以壓倒「順世論派」,是因為後來受到統治者的支持。
為什麼說在群雄割據的列國時代,「順世派」的影響才算是最大?這是因為,它才是真正代表著印度大部分貧苦憤怨的人民和受盡束縛的奴隸的一種自由開放思想,而且這種思想一直持續了近千年,在中古印度時代仍一直存在。
從客觀角度看,綜合這些宗教流派的思想學說,對後世印度「大乘菩薩道」的興起起著很大程度的影響。
《婆羅門教之六大正統哲學流派》
上面所述,都是顛覆「婆羅門教」的六大派,然而也有衍生自「婆羅門教」而受他們承認的六大派。他們即是:
1)彌曼差派(Mimaṃsa),創始人是耆米尼(Jaimini)。
2)吠檀多派(Vedanta 或 Uttara Mimamsa),創始人是跋陀羅衍那(bhadra yana)。
3)數論派(Saṃkhya),創始人是迦毗羅(Kapila)。
4)勝論派(Vaiseṣika),創始人是羯那陀(Kanada)。
5)正理論派(Nyaya),創始人是阿克薩巴德.喬達摩(Akṣapada Gautama)。
6)瑜伽派(Yoga),創始人是波顛阇利(Patanjali)。
這六大派都有各自的經典,經典名稱和派系名稱一樣。在歷史上及概念上,這六大派後來又綜合成三大派系:
「彌曼差派」和「吠檀多派」合成一系。
「數論派」和「瑜伽派」合成一系。
「正理學派」和「勝論學派」合成一系。
本來從“宗教”發展出“哲學思想”是一種超脫和進步,但一些派別思想在之後仍然有變化,例如「數論派」在結合「瑜伽派」後,“哲學”上又加入「婆羅門大自在天神」,變成了“有神數論”,看似一種倒退。
話說回頭,雖然說這六大派和「婆羅門教」互相認可,也脫卸自「婆羅門教」,但不代表他們完全承認「婆羅門教」所有論述和理念,原則上來說,就是和而不同,否則就不會另生新派系了。(待續)
23/03/2020 龍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