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24_130927140510_1_副本

 

魔眼看人性之 家有慈禧
 

 

 

老友張那天與我喝茶閒聊時問我說,想不想聽兩個女人的長篇故事?我說反正剛好也是閒著,也不差些時間,順便聽聽唄。
 

 

 

 

他說這故事是這樣的,有個樣貌不錯但教育程度不高的女人很年輕便嫁了人,而且生了七八個孩子。雖然生活並不富裕到哪裡,但一家人過得還蠻快樂的。
 

 

 

 

女主人因為性情外向加上脾氣,不願一輩子老呆在家,而想出去做女傭賺點錢,況且也能補貼家用。
 

 

 

 

男主人性格原本就傳統,原先也是不肯,後來拗不過妻子苦苦要求,只能讓步隨她去,但因為工作關係每星期只能回來一趟。
 

 

 

 

續而不久,長女也出嫁了,當時的女人很早就出嫁,幸好還有次女也已長大,也聰明乖巧懂得照顧弟妹,因此所有家事便順理成章落在次女身上。
 

 

 

 

然而由於工作關係,男女主人因而聚少離多,又因為兩人性格差距太大,造成很多誤解沒能及時解決,以致鴻溝越來越深。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結果一天夜裡終於因為某些小事而大吵,主人公還因此動了手,當時女主人為此憤回娘家,子女哭求不遂,亂成一團。
 

 

 

 

沒想到此最後分居,竟導致一個家庭頓時陷入破裂的局面。因為此後這女主人的始終沒有原諒過他丈夫,即便事後他丈夫百般懺悔求圓,至到若干年後登報離婚為止。
 

 

 

 

然而無助的是,孩子們將面對雙親離異的連串後續問題。由於長女已出嫁,而次女當時才廿十歲不到,必須姐代母責,全權照顧弟妹變成理所當然的責任。
 

 

 

 

女主人自從分居離異後不知甚麼原因,便到夜店工作去了,當然間中還是有暗中回家探望孩子,並給予金錢上的援助。
 

 

 

 

時間流逝飛快一晃數十年,男主人早已因病過逝,女主人也不再混那種人前歡喜背人愁的日子,而子女們都已長大,且各自都有了家庭。
 

 

 

 

原本子女們以為,大家都應該忘卻以前的不快,希望把老母來奉養,讓她安度晚年。反正子女多,她愛住哪兒就住哪兒。

 

 

 


可問題來了,這老母晚年性格端的怪異,其一是不願替子女看顧孫子,其二是老愛挑撥媳婦與子女的離間,而且和親生子女都不能長久溝通,只要住上超過半個月,必然與媳婦不和,讓做孩子的左右為難。增廣賢文中說,「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這就是最好的寫照。
 

 

 

 

後來嚴重到自己編排導演故事,無中生有的去離間子女之間的感情以及孫輩與他父母之間的感情。甚至是很策略性的,自己一時這邊一時那邊,如同一個權謀老人,數十年樂此不疲還履勸不聽那種。
 

 

 

 

有數次還真的搞到子女媳婦間產生仇恨。次女曾好意相勸,反被她放話說,就是刻意要讓所有下一代雞犬不寧云云。但幸好子女間的糾結還是有撇清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會珍惜,同時也意識到今生這段血緣之情確實聚集的不易。
 

 

 

 

她老還曾到處對陌生人說,所有子女只是要他的錢,不會奉養她,所有媳婦都對他不好,以後要住老人院,或當尼姑、乞丐云云,最後搞到子女甚至連孫子都怕了她,再不敢想和她說些甚麼。

 

 

 

 

老友張這時才道出,這勤勉持家的次女,就是我的大兒媳婦,而這婦人就是我的親家了。我兒媳婦曾不止一次的向我太太即她家婆哭訴,要我們出面勸勸她,而我太太也真的曾在恰當時候奉勸,結果反而被她出言相譏。還罵我太太笨,怎麼晚年幫子女看顧子孫,應該丟給他們,自己自由自在去旅遊玩樂才對,結果把他罵哭了。
 

 

 

 

面對這樣的人,你有甚麼看法和決策,老友張問?
 

 

 

 

我聽完這長篇的家家經嘆了口氣道,這就是所謂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你這親家倒也確實可悲可嘆!為甚麼這樣說呢?請聽我分析,一個人如果思想和見地不夠靈活深邃,是很容易在年輕時被定形的。
 

 

 

 

一旦思維被定形後,如果再加上今生沒有遇上一個見地夠成熟,以及她肯信任的人去開解,你就很難有機會再轉變思維,或說站在不同的立場去考量、看待一件事物。
 

 

 

 

反過來說,那萬一遇到的都是些庸俗之輩,不止不能幫她開拓思想,反而會把她帶入死胡同去了。

 

 

 


更何況你說她沒受啥教育,知識程度不高。我說的知識並不是泛指學校書本的教育,我指的是她對其他方面的知識嚴重不足。
 

 

 

 

當然從基本教育來看,如果你連基本文字都不能掌握,這閱讀就有了障礙,如果能看懂報章上一些簡單的新聞就已經很好了,又怎麼能期望你能夠從其他有益的書本上學到新的甚至是有用的知識呢?
 

 

 

 

這是她的觀點會落入牛角尖的癥結之一。其次,是性格與工作場所影響深遠的關係,試想想,你會期望或要求在風月場所工作的女人,是婚姻幸福與快樂的一群嗎?
 

 

 

 

會到那種地方工作,她們都必然有過不愉快的婚姻或愛情,甚至極大可能有著支離破碎的家庭背景,對自己經歷或目睹上一代惡劣婚姻的例子,看法是何其負面,甚至視之如猛獸般的恐懼。
 

 

 

 

再說,會去當時那種夜店的男人,難道是正經八百去找女人談心事?還是去找婚姻對象的?所以你會期望著在哪兒工作的女人對男人或婚姻有很正面的看法嗎?
 

 

 

 

所以即便以她所謂活躍外向的性格,長期強迫性的強顏歡笑也是會累的,加上長時間的接觸同樣心理缺陷的一群,這種烙印可不是輕易說除就能除掉的。
 

 

 

 

所以你說她會有看不慣自己子女或他人的幸福生活,從而幻想與設計虛妄故事,離間自己子女後輩的心理實在並不奇怪。反而她會因為從中得到某方的重視,加上掌控劇情的樂趣,從而得到一種滿足的心態。
 

 

 

 

加上如果她年老又沒有培養一些其他嗜好或活動去轉移這心理的不平衡的話,那情況就會更糟,甚至會導致僵化。
 

 

 

 

由於頭腦不可能再接受或吸收別人的看法,那就會形成停在原地轉動,腦中不斷出現以前年輕的情景和思想,一再的重複、重複。
 

 

 

 

從好的方面看,即便她這幾十年搞了一堆事,但子女後輩們始終沒有對她怎樣,這不就表明子女後輩們已經弄通了他的把戲,但心中始終還是有這個長輩的不是嗎?
 

 

 

 

你不必期許她的思想或脾氣會完全改觀,只要你不去迎合他,她確會發現到自己導演的故事已經沒有甚麼影響力,這時她就會自討沒趣,慢慢將這種習慣放棄,如果能夠這樣其實就已經很不錯的了。

 

 

 


所以我老是說,這思想可以左右人的一生命運,關鍵是要有“強烈改變自己的意圖”。可是思想的改變在於你吸收的知識,錯誤的知識與訊息被吸收無人及時糾正,就造就錯誤的思維方式,而思維左右你的行為與態度,行為態度又決定了你的命運!

 

 

 

 

易經上說,「吉兇悔吝在乎動!」有時也只是很簡單的決定,自己到底要不要這樣那樣去做,以及做後會有些甚麼后果而已!

 

 

 


老人家嘛,處事當然不一定對,甚至非常主觀,子女如果鼓起勇氣說說他,就會被說成后代子孫不孝,不小心讓他說了出去,外人還誤會這子女在虐待老人。不說他嘛,又憋在心里自己難過,左右不是人,這就是咱華族背負傳統思想的“沉重包袱”唄。

 

 

 

 

所以我奉勸大家,如果長輩有錯,咱這代就要引以為鑒,死都別再重復犯下類似的錯處才是。否則你的子女很快會長大,難保下一個讓他們難做的“權謀老佛爺”就是你啊!嘿嘿~

 

 

 

 

我笑說:老兄,這真實的“家家經”故事也是很多家庭面對又不敢提出的問題,可否容我寫出來,也好給大家與下一代警惕
 

 

 

 

老友張一臉浩然正氣不假思索說:寫!咱都半老了,這對人有警惕價值,要寫!別把我曝光了就行,說罷哈哈大笑。
 

 

 

 

這老友,俺給他一千萬個贊!
 

 

 

 

01/11/2014             雲海蒼龍

 

 

 

 

 

arrow
arrow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