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八)》

8)《耆那教》

 

伐達摩那.大雄佛陀的出生

在印度除了「婆羅門教」算是政教合一的最大派外,就是「順世派」和「耆那教」,影響力最深遠最強大了,由於這一派和「佛家學派」創立的年代比較接近,對「佛家學派」造成的影響也最深遠,因此有必要對此派做詳細解剖和分析。

 

耆那教歷史悠久,它產生於約西元前8世紀。「耆那教」的第24代祖師伐達摩那Vardhamana)被尊為該教真正的創建者。“耆那”(Jaina)「耆」字音(奇)是由“jin”演變而來,其意為“戰勝欲望的勝利者”,是他的稱號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

 

他的弟子們尊稱他為「摩訶毗羅」(Mahavira)即“偉大的英雄”,又稱「大雄尊者」。(後來佛教也曾沿用“大雄”這個名詞)。但「正統耆那教」只把「伐達摩那.大雄」當作一系列創始人中的最後一個。

 

伐達摩那 有另一個稱號就是(尼乾陀若提子)或(乾子)或(若提)但最為人記得的稱號就是(大雄)。

2.jpg

「耆那教」對教主的尊稱其實為“梵勝者Jina),“完全者(Kevalin),平時則以“世尊”稱呼,一般上也共稱“佛陀”(Budha)。

 

佛教稱呼 釋迦牟尼 為世尊或 佛陀,實質上是沿用了當時印度人對「長者」、「智者」、「覺者」、「老師」的一種尊稱,而不是指已經“成佛”的意思。

 

注:因為當時根本沒有“成佛”這個名詞出現,當「家」還未出現在印度前,耆那教已經先存在了。其實在「佛家」出現後,「原始、根本、部派」三個時期,都沒有所謂“成佛”這個字眼存在。

3.png

伐達摩那.大雄生於西元前5世紀前599年—前527年)誕生於古印度距「吠舍離」(Vesali)45公里的「貢得村」(一說是印度的比哈爾邦),其父母屬於「刹帝利種姓」,父親是「貝拿勒斯」現稱「瓦拉納西」(Varanasi)的一個小王國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華,所以他也是王子。他比「佛家學派」的創始人 釋迦牟尼 早出生一個世紀。

 

伐達摩那.大雄婚後生有一女,但他並不感到幸福,他父親死後,當他大約30歲時便立志出家苦行,尋找解脫不幸的宗教途徑。第一年他先後遊歷了許多地方,如「庫馬羅」等地,西元前568年來到一個叫「那爛陀」的地方,途中艱難跋涉,衣服破爛不堪,從此裸體行乞。

 

在「那爛陀」他偶然遇見了 蒙克利·高夏勒,兩人結伴同行。在與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們曾多次被當作密探、盜賊而受到誣陷,後因兩人意見分歧而分道揚鑣,大雄 獨自來到了「羅啥」。

4.jpg

他每年除四個月的雨季時需要居住在一個地方外(雨安居),其餘時間都是到各地漫遊。在極端困難條件下,他苦行修煉,長達12年之久。當他苦修到13個年頭時,終於在「吠耶婆達」東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羅樹下」覺悟成道,時年42歲。

 

(注:到目前為止,印度各派宗教或哲學所謂的“覺悟”或“成道”,都是“一種表述各自定義”的個人經驗,無法作出一種共通共證的說法和證驗。)

 

在當時他就是「沙門思潮」中“六師外道”之一的(尼乾陀若提子)也就是“離開約束”的意思。

5.jpg

大雄成道後,先後組織教團,宣傳教義,進行宗教改革活動,長達30多年,他於西元前527年死於「巴瓦」,終年72歲。

 

他的主要活動地區是今天印度的「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東部和「奧裏薩邦」等地區。按近代日本學術界的可靠推論,大雄圓寂了62年 釋迦牟尼 才出生。

6.jpg

《教派分支與發展》

「耆那教」的中心教義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教義對現代印度的影響大於同樣起源自印度的佛教印度聖雄甘地 就受到「耆那教」的許多影響。目前「耆那教」有四五百萬信徒,大部分生活在印度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恒河流域,西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幹高原」和西印度地區。

 

「耆那教」的理念和宗旨抵觸了「婆羅門教」,因此被「婆羅門教」所排斥和打壓。「耆那教」吸引的人們包括了各階層的人士,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有男有女、有貴有賤,伐達摩那.大雄 將他的信徒歸為4類,即男修士(Sadhu),女修士(Sadhvi),男在家眾(Shravak)和女在家眾(Shravika)

7.jpg

在早期「耆那教」中,第23始祖 白史婆 最早提出「耆那教」的教義,即不敬印度諸神,反對種姓制度,人人均可得道,不歧視婦女等。西元1世紀左右,因為在家信徒大幅增加,它逐漸分支為天衣派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支。

 

白衣派屬於「在家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沙門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此派屬於在家派)

 

天衣派屬於「修士」又叫「空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比較歧視婦女,雖允許「女修士」但不允許裸露,並禁止和隔絕女修士和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多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此派屬於出家派。)

8.jpg

從西元8至12世紀,「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區由於受到當地統治者的重視與支持而得到發展,如在「卡納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別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廟,使非暴力思想廣泛傳播。

 

到12世紀後,隨著當時「阿富汗」軍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蘭教」的傳入,「耆那教徒」被大批屠殺,不少寺廟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壞。

 

13世紀時「耆那教」處於衰微狀態,但在南印度的「泰米爾納杜」和「卡納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動。從15世紀中葉至18世紀,「耆那教」在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改革運動。

9.jpg

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發動,其領導人為 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稱「郎迦派運動」,此運動以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儀式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

 

後來於16世紀的1652年又出現了以 羅瓦吉(Lavaji)為領導的「斯特納格瓦西派運動」(Sthanakavasi),繼續從事宗教改革。他們主張用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教義,並對後期奉大雄為偶像進行崇拜等現象進行了批判。

 

與此同時,「耆那教」的「天衣裸體派」也出現了改革運動,如北印度的「天衣裸體派」分支「毗娑盤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築富麗堂皇的寺廟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張。

10.jpg

其主張遭到以「特羅般提派」(Terapanthi)的強烈反對,明確地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活動,對「耆那教」的鞏固與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諸如當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從事農業。

 

在他們看來農夫犁地也會傷害蟲類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的較多,由於他們講究誠實和道德,他們成了印度優秀的商人或著名財團。著名的「瓦爾昌德」、「達爾米亞」和「賈恩」三個財團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科學傳入印度後,以 耆因 年老者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們,企圖用西方物理學、哲學和心理學來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概念。

11.jpg

「耆那教」在印度約有教徒四百八十萬信徒;「白衣派」流行於「古吉拉特」地區,「天衣派」流行於「米索爾」地區。

 

現代的「耆那教徒」大部分普通是商人、工廠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們建立了幾十個組織,如「耆那教友誼協會」、「耆那教青年大會」、「世界耆那教傳教會」等,並修建了很多廟宇、道院、文化研究機構和學校,出版宣傳教義的書刊。

 

在國外也有不少組織,如英國有「耆那教兄弟會」,德國有傳播耆那教教義的圖書館。過去,在中國天津也有「耆那教」的傳道組織。印度「耆那教」組織參加了一系列的國際宗教會議,在國內外均有一定的影響。(待續)

 

10/03/2020     龍爺。

arrow
arrow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