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10.jpg 

淺論道教造神與陶弘景封神



世界各國宗教都離不開造神封神,中國的道教自然不例外,其實,編造神仙和編制神仙的譜系,是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多,由紛亂無序到有系統的演變過程。



神仙譜系最早建構在東西兩晉,主要道派是「五斗米道」又叫「天師道或正一道」,他們是將神仙分為六個等次,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除將老子封為太上老君外,又造構了天、地、水三官,可見於當時的《太平經》。



南北朝是道教大量造構神仙和進行初步整理的時期。這時期也大量造神,以鞏固其道教與神仙地位。



而「上清派」和「靈寶派」為了脫穎而出,又另辟新途,造構新的至上神,主要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靈寶天尊等。次於尊神的新神,更是不勝枚舉。



據記載,南北朝時所創神仙中,列鬼官七十八,地仙一百三十九,地真二十二,九宮真仙四十一,太清自然神九十九,太清真仙八十五,太極真仙九十三,共五百五十七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樣樣俱全。



南朝道士陶弘景有鑒於此,遂作《真靈位業圖》。他根據當時世俗的宮中朝班品序和高卑原則,將五百多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用七個階次組織排列起來,編制出道教史上第一本人為“封神”的神譜。事實上此神譜並未完整系統化,但它能將十分龐雜的神仙群納入七個系列,已經比原來的漫無統序前進了一大步。



當然其中各派所奉最高神祗不一致而形成爭議,不利於道教傳播與發展,需要加以協調。後來又乾脆仿照佛教的“三身”說,將各派所奉的最高神揉合在一起,整合成能共同接受的最高神祗,此即後來的三位一體的最高神祗 “三清”。



至到宋代,才是道教神仙譜系最後編定時期。當時還搞了很多降神和所謂 “天啟” 的事。編制了黃箓大齋醮神名單,經過如此整理後,十分龐雜的神仙隊伍算是較有系統了。而大眾熟悉的封神榜或封神演義,則是更後期明代改編的小說作品了。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出身於南朝士族家庭,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兼修佛道二教,自號華陽陶隐居。自幼聰明異常,十歲讀葛洪《神仙傳》,便立志養生,十五歲著《尋山志》。年輕時做過帝王的侍讀,也做過將軍,後來隱居在茅山的華陽洞。



他和梁武帝早年便認識,梁稱帝之後,想讓他出山為官輔佐朝政,他不肯,梁武帝拿他沒轍,有事時就著人上山問他,因此被後世人稱為 “山中宰相”。



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種,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現大多已失傳。陶弘景在醫藥﹑煉丹﹑火藥、化學、天文曆法﹑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對於藥物學的貢獻為最大,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編成《本草經集注》七卷,當然,這和道家的煉丹術大有關連。



中國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有系統並大量封神的道教人物就是他,而不是周代的姜尚姜子牙。陶弘景身為道教人物而封神,豈能不知這些神是人為創造,然而他一生醉心宗教不輟,即便心中偶有存疑,在當時的環境造就他的境遇,官場的失意及在宗教和醫學與其他才學上得到另類的發揮,是絕不可能跳出局外而反觀諸己,更甭說對宗教疑處翻箱倒柜做出探討



有一偈說的好;横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非其不識,而是不能也!



18/11/2014              雲海蒼龍

1441275_650136151770352_1326548768548009609_n.jpg 

arrow
arrow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