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czh9b3m5l9_副本.jpg

《心經的迴響》

 

這篇文章摘自面子書的發表和評論,一共三千九百多字,說短不短。雖說爺目前並非正式的佛教徒,但亦曾修持過佛道,對經典還有些許研究,但別誤會,這絕對是很正經八百的文章,不是無的放矢的哦。

 

話說那日在面子書上發文,名《斷見》。

 

闡述爺遇到一位專持《心經》的女學者,她告訴爺,《心經》大意,她已了悟。

 

爺訝問,有何心得?

 

她說「諸法空相」,對世間已看破無執。

 

爺問,那汝餘生何義?

 

她說,生死隨緣,更無他求。

 

然後?

 

答曰,發大悲心,隨緣度眾。

 

將此思維,轉贈他人?

 

答曰,讓人了悟,正是如此!

 

爺問,那於人世間何益?

 

答曰,世間本空,何來意義?

 

爺,啊.........汝且保重。

 

爺說:六百卷大般若經,怎奈一個“斷見”了得,持心經者宜深思之!

 

A君網友就回覆如下:

 

《空性》
色即是空:
人活在這世界上、除了吃喝拉撒睡、是沒什麼意義的;

 


空即是色:
唯有你為你的人生定義、你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有意義。

 

爺回覆說;
『哥說的好啊。或許進一步說吧,如果承認吃喝拉撒睡之外毫無意義,也就不必強調所謂的「色即是空」了。

 

如果說要自己賦予人生定義,那就是用各自的想法對自己人生下定義,正所謂「各自表述」。同時,強調「空即是色」就顯得多餘了。因為以上兩者都是不必接觸佛教,而所有人都會在幹的事。

 

說明了「色空空色」就如同告訴人類餓了就該吃,吃了就飽,有便意就拉屎一樣的多此一舉。

 

哥雖賦予“色空”二字自我表述。但無可否認卻又恰好說出了“色空空色”之意。』(當然他的回覆並非佛家真正意義上的解說,而是他個人對色空的詮釋,基本上這種回答並不壞,至少還有積極的精神存在。)

 

可是接下來他繼續回覆如下:

 

『自性的覺悟、瞭解因果迴圈輪回、瞭解空性智慧、色與空、無常的自然定律;時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乃是業力的根源;活在當下、多行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修菩薩心、佛心、乃佛法之根本也。南無阿彌陀佛。』

 

他不繼續說這個還好,至少還有理性邏輯思考可言,說了卻把他剛才的理解拉下馬了,因為這種觀點無疑就屬於大乘佛教思維的範疇了。

 

爺馬上回應糾正說:

「你說的這些東西,因果輪迴、空性、業力、布施、菩薩、阿彌陀佛都是大乘佛教的命題,嚴格的說並非佛家的正統正念和正見。或者說那是大樹的枝葉花果。」(還是插枝駁接那種)

 

我說:「如果你真的是佛教子弟,真的願意追溯正統佛法,建議去嚴正的參考佛教歷史,那才是佛教大樹的根源,根源如果有誤,枝葉花果再美都是虛幻,解決不了人類現實人生煩惱解脫的根本問題。」

 

A君繼續說:

『佛法應當活學活用:持五戒 、八戒主要是要保護我們免受惡業惡性循環;修十善是要讓我們學習佛陀菩薩渡人渡己的心態、修慈悲心。』

 

爺回應說:「或者這樣說吧,這裡有兩種心態對待宗教,就看你是站在甚麼角度而已。佛家道家都有他的要意(不是佛教道教),人們當然可以自由從各種角度窺探或詮釋。

 

我目前所說的,不是從一般人的焦點看待,而是從比較嚴謹的角度出發,既然如此,就該從專業學術角度出發,無論如何詮釋,要意肯定不能改變,否則100%模糊了原意。

 

就好像你是住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從國外人角度可以稱呼你為馬來西亞人,但如果對方稱呼你為馬來人,是對方焦點模糊,你就會覺得對方認知也許有誤,你自然可以不以為然。但在某種允許的情況下,也許你就會糾正對方的錯誤,這也是很基本的常識。

 

說戒律吧,一般在家人最多僅持五戒而非八戒。“惡業循環論”其實就是「因果業障論」。如果加入“菩薩度人度己慈悲心”那間更加不是佛法的正見了。嚴格來說那是印度「婆羅門」雜入的思想。

 

既然雜入無論是否活用皆有誤,除了不在學術角度看待,學甚麼如何用怎麼講都不是問題。

 

換句話說,那是個人自由發揮,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各自表述,就無關乎你學的是不是正統佛法的問題。你只要自我覺得有用認為慈悲大愛很美好,那就好。

 

至於“學習佛陀菩薩度人度己的心態”,正確的說真實的佛陀不是菩薩,他了悟解脫道後沒有所謂的要“度人度己慈悲心”,那不過是後來宗教發展演變下,塑造形而上神化虛構的一種故事。

 

他甚至根本沒有想說法度人,因為當時的印度社會的條件根本不允許(種姓制度)。

 

佛法之所以流傳也是在免為其難和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巧妙緣生,和甚麼菩薩大愛慈悲度眾心態無關。

 

人們慣性想像的傳承認知,和真實歷史現實世界下的情形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對爺就說對,錯爺就說錯,是一種無關年齡純粹學術求真求知的學習心態,不是搞刻意針對,希望哥別介意。」

 

 

另外C君網友說:

「空,是無常的意思。無常,是一直在變動的意思。我認為這有兩層涵義,一是勸人珍惜當下,二是勸人不要太過執著。但是執著這件事情要走中庸之道,我個人認為完全沒有執著跟太過於執著都不好,應該做的就去做,心存善念且盡力而為之後,就沒有遺憾,那時才可放下執著。

 

 

爺回應答:

「很抱歉!空這東西絕對不是無常,無常根本也不是空。

 

2千500年真實的法義是真實存在的,不是人們隨意可以揣測的,它原本就是有理有據確確實實存在的。不是人們喜歡各自說甚麼它就是甚麼的。

 

否則它就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附加論點,說甚麼都是的四不像,沒有絲毫珍貴可言。

 

當然,人們可以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測的佛法,但那僅僅是個人的觀點而已,不是真實正確的理據。

 

我之所以沒有真正說破,就是在看誰點中紅心,看究竟有多少個人對真正的佛法有心得研究,多少個人是用自己的意思盡情表述而已。」

 

另外C君網友說:『受教了,願聞其詳!』

 

爺回應說:

「這樣說吧,其實珍貴的東西,並不是體現偉大,不是慈悲大愛、不是良好狂喜的感動,不是隨緣放下。

 

一切沒有刻意,它是自自然然的事情,不是迎合市場因素,塞到人家門口的產品課程。它的出現,是為了世間真實現象,實際的狀況。

 

或者說,正法的出現是無需顧及任何人的感受,因為相對於個人感受,它簡直就不算甚麼。

 

正法就像一面鏡子已經長久的放在那邊,準備接受實相的人應當自己主動去獲取、去辯證真假、去謙虛學習,不能畏懼艱辛,那樣的得到才顯珍貴和有意義。

 

爺也耗費了38年時光和精力誒,呵呵。

 

 

L君網友也分享了一個圖片,圖片上是一個文字偈語如下: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側邊寫是佛陀在靈鷲山付法給大迦葉的偈語。)

 

 

但爺說;這種看似華麗詞藻又故作高深的筆意論述,一看就知道出自後期大乘,尤其漢傳佛教的禪宗燈錄,最喜歡搞這種論調,並非出自《阿含》原義。

 

真正的《阿含》原義樸素無奇,實實在在說明現實人生解脫道一乘法義。不做無謂文字障礙,混淆正法!(註:實際來說,禪宗這種所謂的“頓悟”佛法並非佛陀在世時的本意,它實際上是大乘印度僧人達摩在中國獨創一支的宗派。當時漢傳佛教趨之若鶩,視之為無上珍寶,開支散葉後,禪宗信徒回溯祖師,這才追溯到大迦葉為28祖的名份上去。美其名佛心印心的方式,付法於大迦葉。)

 

 

(禪宗最早起源於楞伽師,以修習楞伽經》為主,與印度部派佛教後期的《唯識學》和《如來藏學派結合有著很深的關係。另一個在中國創派開支的就是專門誦唸佛號的淨土宗)

 

 

Z君網友問:

『如果從師父本身的觀點來看,那要怎麼解呢?難道說心經所說錯了嗎?心經不是佛說的嗎?」

 

 

爺的回答是這樣的:
『如果承認色即是空,是為「斷見」。


 

如果承認空即是色,是為「常見」。

 

「斷見」和「常見」從原始佛法的角度看,二者都是「邪見」。

 

如果承認「色空不二」,那就有如後期的大乘的“八不論”,是矛盾且模棱兩可的「唯心論」,那有說等於沒說,也就是“廢話”。不符合原始佛法的「正念」。

 

可能你會認為佛法如此深廣,怎麼會是矛盾的呢?

 

其實有時還真的確實如此,越深廣約就讓人越模糊越摸不著邊際,越摸不著就會各自表述。錯誤引用,會變成矛盾消極。(尤其在阿育王本身以統治者身份創立的一支以“論藏”為主的佛教新學派〖分別說部〗,加上公然篡改原本佛家的經典《舍利佛阿毗曇經》之後,這也是印度統治者刻意干預制衡宗教,包刮〖印度耆那教〗的作為,但至此造成原始佛教分裂的開始,早期只有經師、律師,沒有論師。)

 

《心經》源自《摩訶大般若經》,而《大般若經》並非第一次、第二、甚至第三次結集出現的原有經典。確實不是出自釋迦佛祖之口,是部派大乘佛教後才出現的東西。而且內在貫徹的東西混淆了原有的五蘊六識。

 

再套入大乘的重點「空性」思想,把原本的《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七事修多羅》的要義給模糊了。

 

《心經》加入「空性」的元素,恰好就是〖印度耆那教〗和〖奧義書〗內的東西。

 

我說過,有些東西可以與時俱進,而有核心價值的東西卻不能。因為一旦改變了核心價值,就已經不再是原本的東西了。如同奔馳換了豐田的引擎,就不可能還是奔馳了。

 

 

(這裡再細說,《心經》原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濃縮”出自《摩訶大般若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也是翻譯的次數最多的經典。它的最奇特之處是一開頭就是「觀自在菩薩」],和一般偽經都引用「如是我聞」的開經偈略有不同。)

 

 

(另一個就比較嚴重的就是結尾的咒語,凡是大乘經典結尾一定有咒語,很多人認為是正常,但在原始佛教咒語是禁戒,佛陀本人最排斥應用咒術,因為咒術和佛陀倡導的「解脫道」無關(不鼓勵用咒語詛咒和觀想鬼神),況且咒語(梵文)一般出自婆羅門種姓(神權高等種姓),而佛陀當時未免受到婆羅門的牽制,拒絕用梵文而直接用最低賤的平民語(巴利文),因此立下不用梵文和咒語的禁戒,可是後期經典尤其《心經》據學術界記載,是第一部公然違反這項戒條的大乘經典。)

 

如果要問為啥後期佛教要創造不是佛陀原義的東西(偽經)?

 

那爺只能回答,這就和印度的歷史有相當大的關聯了。』(大乘佛教時期已經遍布論師,所作經典都以論為參考主軸,托“佛說”之名而橫空出世的經典比比皆是,已經沒有所謂「經律二藏上座部長老」結集下見證的經典了。)

 

話說回來,兩千多年後,有多少人還會在意這麼一部“中國佛教經典的真偽問題呢?

 

29/11/2018    龍爺。

arrow
arrow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