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五)》

《佛家學派4

 

15.《鹿野苑初轉法輪》

其實,按照學術界的考據,悉達多 在領悟「解脫道」後,並沒有因此大發慈悲,很想刻意去大肆宣揚,推廣他的領悟。他唯一想到的,是將心得分享給五位曾經的隨從,這是事實。

 

在冥思月餘後,他才動身遊走,途中遇詭辯外道 鬱婆伽 問他師從何人而證果成道?悉達多 表明“無所師從而成道”,這位“異學者”聞 悉達多 師出無名,嗤之以鼻,搖搖頭走了。

3.jpg

悉達多 來到「波羅奈城」郊外的「鹿野苑」距「伽耶城」約210公里,有野鹿自由活動,當時的宗教家聚集於此。他找到 安納.憍陳如Anna Kondanna)等五人,向他們示意自己已證「解脫道」,然而他們的態度卻很冷淡。

 

據悉,釋迦牟尼 與五侍從僵持了相當長時間的質疑和辯論,共三次演繹「十二因緣」,示法「七菩提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教化,最後五侍從才認可並願“領受正法”。據說 憍陳如 當時證入「四果阿拉漢」。這就是有名的首次說法鹿野苑初轉法輪

2.jpg

《名稱轉換與僧團擴張》

如果要說這時候 悉達多 有什麼改變,應該說就是身份的轉換,從“太子”變成了“老師”,五位侍從尊稱他「世尊」,一般人稱他「佛陀」、「覺者」、「尊者」。至於「釋迦牟尼」這個稱號則是別家流派對「佛家學派」創始人的尊稱了。

 

後來「波羅奈國」的長者之子 耶舍,與其他四位友人,一同成為 悉達多 弟子,隨後城中其他豪族有五十人也加入,至此「僧團」正式成立和擴張,也開始有了“在家居士”的護持,耶舍 的父母,成為「僧團」第一位優婆塞優婆夷

 

據悉,淨飯王 聽到 悉達多 證道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請他回國說法。

4.jpg

《勸說法和神話說法》

在最初說法方面,如果加入神話的部分就不同了;『據說 悉達多 開悟後享受於法樂中。他感到其學說尚不能被接受和理解,有不願說法的心理。據「上座部」說,梵天 得知佛不願說法,感覺事態嚴重而下凡勸請,他保證世間將會有人能夠理解佛法,佛最後同意說法。』

 

此處以「婆羅門教」的大神身份去勸請凡人 悉達多,意將「佛家」地位抬高到「婆羅門教」之上。

5.jpg

這雖然是「部派時期」的作品,但如此的內容顯然容易激怒「婆羅門教」,釀成派別不滿。

 

另外,據「部派時期」及「後期經典」和「佛教故事」的描述,釋迦牟尼 開示說法動輒是有“無量恒河沙數”不可計數的聽法者。甚至還上天下海說法,而且每次說法都出“廣長舌”,就是舌頭變得很長很長。身體的所有毛孔還能放出光明,攝召十方諸佛、天龍八部、地獄鬼神、人非人等前來聚會聽法,座無虛席,花雨漫天。

6 (2).JPG

《學術正名》

由於 悉達多 的「解脫道」學問類似「哲學系」以思維為重,但更勝「哲學」。因為「哲學」雖有明晰辯證之理,但還差在「共同實證」。「解脫道」卻如同「科學」,是可以實證的,就如人體感官可以因為外在環境而生起各種情緒,這是人人可以真實感受和體會到的。至少比「耆那教」的「原子論」還實在的多,而不僅僅是理論上“感覺好像是”或“應該是”。如果和「婆羅門」專搞宗教的相比,更是天差地別。

 

所以近代「學術界」為正其名,冠之以「佛家學派」用以區別後期的「佛教」字眼。「家」這個字眼,就類似「春秋戰國」各“家”思想百花綻放「百家爭鳴」時代,故而引用。其實「釋迦牟尼」很早就被「學術界」認定為「思想家」或「哲學家」。其實 釋迦牟尼 是很「科學的哲學家」。

7.jpg

《隨機說法》

據考,釋迦牟尼 早期的說法開示一般上人數並不多,大型場合的說法幾乎沒有。但因其本身曾是太子,因此受各諸國刹帝利王室邀請說法而名聲大噪,吸引皈依人數漸多,才有比較像樣的法會。

 

但他還是比較喜歡隨興、隨機說法,通常一二人或兩三人就說法,有教無類,從不擇時、不擇地、不擇場面。

 

另外,主要是 釋迦牟尼 反對種姓制度,呼籲人我平等,他還比喻:就像四大河水流歸大海後,同一名稱曰“海水”。因此他的弟子以「吠舍」和「首陀羅」的中下層人士最多,另有其他流派慕名而來皈依的轉教者,「刹帝利」王室貴族為次,「婆羅門」人數最少。

 

中國東晉時代後的佛教出家人皆統一姓「釋」,就與這“海水論”有關。

8.jpg

《遊方傳法、四眾來朝》

成道次年 釋迦牟尼 到「王舍城」,頻婆娑羅王 成為護法居士並贈送「竹林精舍」。成道第四年,本是「詭辯派」的 舍利弗  目犍連 在聽到 馬勝比丘 說法後,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團,「摩訶迦葉」也在此時期依止。「憍薩羅國」富商須達多,在「王舍城」投宿期間依止,他後來成為 釋迦牟尼 的大施主。

 

隨後 迦葉 三兄弟率領一千名弟子加入,釋迦牟尼 的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隨遊行,是「佛家僧團」的骨幹,又稱「常隨眾」,「佛家僧團」以此為中心,逐漸擴大教化。

 

在「王舍城」住了一段時間後,回返故鄉「迦毗羅衛國」」。「釋迦族」的貴族子弟,如 阿難陀獨子 羅睺羅 和異母弟 難陀 都紛紛加入僧團。

 

淨飯王 表明,從前 悉達多 出家他很痛苦,難陀 出家也一樣,現在 羅睺羅 又要走,他悲痛不舍;因此,提出孩子出家應該征得父母同意,悉達多接受了他的建議。堂弟 阿難阿那律提婆達多 和宮廷理髮師 優波離 也出家了。

9舍衛.jpg

釋迦牟尼 前期以「摩揭陀國」的「王舍城」為傳法中心,較晚才涉足北方「憍薩羅國」的「舍衛城」。須達多長者 是「舍衛城」首位弟子;由於他的活動,「佛家學派」才在「舍衛城」奠定了基礎。

 

他買下「王太子祇陀」的一塊地,修建「祇園精舍」贈送給僧團,釋迦牟尼 後半生才得以在「舍衛城」傳法。

 

「佛家學派」在「舍衛城」傳法,即刻引起「婆羅門教」和其他流派勢力的干涉阻撓。在「舍衛城」本土宗教仍以「婆羅門教」佔據主要地位。

10.jpeg

據載,某個「祭火婆羅門」見 釋迦牟尼 正在托缽,對他破口辱罵。「佛家」在當時環境不被輕易接受,釋迦牟尼 因此遭到陷害。和妓女有關的 旃遮 偽裝懷孕事件、孫陀利 被害事件,這兩起陰謀都發生在「舍衛城」傳法最初期。

 

儘管阻礙重重,「佛法」也在「舍衛城」得以弘傳。波斯匿王 的依止有重要作用,他看到「佛家」倍受崇敬,自己也成為熱心護持者。其他重要弟子如 富樓那迦旃延,皆遠道來「舍衛城」領受教誨。

 

此後說法住世45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 摩訶迦葉 舍利佛、大目犍连 等。他為了度化民眾,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憍薩羅」的「舍衛城 . 祇園精舍」說法25年。(待續)

 

30/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四)》

《佛家學派3》

 

14《禪修苦行和悟道

上個章節我們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認知,就是這18字偈子:

 

禪修不能開悟得智慧,

苦行不能解脫斷輪廻。

 

是的,除了禪修方面無可探解外,最後 悉達多 也很果斷的捨棄苦行,由此可見 悉達多 的思維是極其“哲學式”的「理性」,而非“宗教式”的「感性」。他非常清楚自己要尋求的是什麼,而且一定不是“模棱兩可”、“似是而非”或“無可共證”的「模糊概念」或「個人經驗」。

 

其實 悉達多 也已經沒有其他方法,因為從所有「佛家」典籍包刮《五部尼柯耶》(阿含)的考究,扣除其神化的部分,仔細探索還原 悉達多 求法過程,都指向 悉達多 沒有因為多年的禪修和苦行而開悟得智慧,這是毋庸置疑的。

2.jpg

悉達多 要證悟人生真相,要解決煩惱痛苦,要出離輪回,要得到這種智慧,要解開謎底,只能靠自己再次探索、尋求,因此只能獨自陷入苦思。

 

據說 悉達多 放棄苦行後,進入「摩竭陀國迦耶山」的「優留毗羅西那尼」村莊附近的「苦行林」繼續苦思,後來覺得連讓身體挨餓也不是究竟之法,他認為;如果說讓身體痛苦是對的,讓身體安樂是錯的,這和苦行根本無異,真相怎麼會在肉體的饑餓中突然出現呢。

 

經過這些年的修持,綜合過往經驗,悉達多 似乎有所領悟,要有所突破就必須捨棄無益的苦行與奧義式「梵我」合一高禪修境界的追求,改以「不放逸於安樂、不無益於自苦的中道」作為準則,並採取專注於探尋本身身心的「老、病、死、苦如何會生起」的方法。

3.jpeg

他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 蘇耶妲.難陀波羅(Sujata anandapla) 供養的羊乳糜。據說追隨者 安納.憍陳如Anna Kondanna)等五人覺得他已經無心覓道了,故而離開。

 

學術界認為;牧女獻乳糜屬人性化部分,故可采信,而其他侍者也不可能因為太子喝一口羊乳糜就背棄了他。所以相信 悉達多 不止一次接受牧羊女的飲料甚至可能還有食物,因為身體的營養長期缺乏,不是喝一次羊乳糜就能回復的。

 

更不可能發生因為喝了一口乳糜後就發誓:「不成正覺誓不起座」讓自己沒有退路,接著就在精進中“覺悟”了的邏輯,因為即便他心裏有譜,知道下來怎麼做,但這並非設限就可以達到的,其次是他的修持非迫於其他壓力,再說以他的思維和年齡論也沒有那個必要。

 

比較合理的推論,一個人生病後,身體機能的回復至少都要數天。一個長期飲食狀況不佳的禪修者雖然可以將食物和水分的需求降到最低,但如果要求回復正常狀態,至少都要超過一個星期以上才能,這已經是對印度沙門的最低要求。

4.jpg

《證解脫道》

悉達多 的思維邏輯,只可能回到菩提樹下“重新調整思緒”,摒棄不實際部分,靠著思緒串聯,重新「理性思考」、「如實觀照」人類的心智、情緒、習性和行止的根源,「觀思並用」。

 

之後才在第49天豁然“「證解脫道」”,得「現觀智慧」,了知“人生真相”,按照《尼柯耶》(阿含)所述;證入「四果阿拉漢」於西元前431,時年35歲,歷時6年餘。

 

49天之數是印度宗教的吉祥數,但不代表一定是準確的49天,所以受飲食供養一定不止數次,也許超過20日,但按印度人的傳統在編寫上會報大數。另外,在時間觀念上,印度人永遠不會逼迫自己。

 

據考,這是遠古雅利安人「種姓制度隔代輪回」觀念長久灌輸下造成的慣性,早期的《讀者文摘》和近期的《貨幣戰爭》經濟時評人,就曾經針對印度人傳統習性探討,準確破譯這點。

5.jpg

話說回來,悉達多 最終了悟的“解脫煩惱痛苦、可出離輪回”之法,即「四諦十二因緣法」,又稱「緣生法」。

 

並依「緣生法」發現減低煩惱痛苦的「八正道」,確立了以「四聖諦」為「正覺次第」。完成「生死解脫」,「不受後有」(不受轉生之苦)故稱「解脫道」

 

注:有些人會覺得震撼和不能接受,為什麼 悉達多 光靠思維上整合以及如實觀照,而不是靠「瑜伽禪法」深入禪定的境界開悟得大智慧?

 

所以在這一個要點上,也是後來所有經論;要嘛被誤解而神化或宗教化,要嘛乾脆刻意模糊化的焦點。(上面說過關於這一重點的癥結,我放在後面再作詳細交代。)

6.jpg

《開悟偈的困惑和釋疑》

《簡單與超凡》

如果根據後期「大乘菩薩道」的佛經所述,悉達多 在菩提樹下證道解脫後,隨即說了一偈: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

 

然而根據學術界的考證是,悉達多 領悟「解脫道」後,根本就沒有誰看到他說了什麼。但根據後期有文字的《尼柯耶》(阿含)記載,悉達多 在「佛家原始時期」最常說的一偈就是:我生已,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大家看到其中的區別嗎!

 

翻譯成白話,他的意思就是:「我此生任務已盡,神聖的修持已成,該做的也做了,自己知道以後不再來了」。

 

如果根據後期「大乘菩薩道」的《法華、梵網、涅槃經》所述的開悟偈語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注:阿含經中沒有此偈)

7.jpeg

那麼,就會把偈子意義擴展,變成諱莫如深的超凡境界。翻譯成白話是:「奇怪啊,大地上的生物皆有如來的智慧,因為妄想執著的關係而不能大徹大悟、見性成佛。

 

如果當初他們把“大地眾生四個字去掉,縮小範圍改成“世人”等於去掉其含糊扭曲部分,白話文翻譯就會變成如下:奇怪啊,人類原本就存在著卓越的辨識功能,但卻被自己的思想模式遮蔽,不能看清楚」。

 

看,這樣不就還原人性化了嗎?可惜後來的經典趨向已經偏頗和無法挽回。

 

看到前後經典的差異性嗎? 悉達多 當初求「解脫道」的用意,是在於“解決人類的痛苦煩惱”,這原本就是 悉達多 很簡單、很人性化的“初衷”。

 

經後期那麼一改,則變成可以看到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也有某種“佛性”也可以順便解決其他生物的煩惱輪回,這已經是擴大範圍、另生枝節了。而最後又變成“證道解脫、大徹大悟、見性成佛”。

8.jpg

《證解脫道與證道解脫》

從“領悟”到一種可以“實際解決煩惱痛苦、可以出離輪回的方法”,(看好,是領悟到“途徑”或“方法”而已。各位,印度的「道」可不是「道家」那個廣義的「道」,印度的「道」就僅僅是“方法”而已)。

 

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已經證道解脫”了、“大徹大悟”,甚至還見到自己和其它生物的“自性”或“佛性”,最終成了某種超然的“非人類”“釋迦牟尼佛”

 

諸位,看到這細微的差別嗎?現在你明白什麼是“差之毫釐失之千裏”嗎?這就是「佛家學派」的「原始時期」、「根本時期」 對比 「部派時期」、「菩薩道時期」對「證解脫道」和「證道解脫」的最大差異。

9.jpg

他已經“尋求到到解決方案”,和他已經“解決了問題”,微妙的字義其中就有很大的差別。其實將心比心,站在人性的立場我們可以意識到,悉達多 從“其他途徑”開始切入,發現不得要領,不是他自己內心所期望的,也不是能讓一般人輕易理解和共證的“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案。

 

到 悉達多 發現並找到他要的解決方案,這其中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時間反復思考復核的。

 

套句現代字眼,它的“微觀差異”就在四個字,就是「最初動機」。否則的話當初他直接用「吠陀奧義」方法,通過「四禪八定」的禪修,成就「天人合一」的「梵」,或說“證”了「婆羅門」的「道」不就一樣完美嗎?

 

何必還要那麼苦惱執拗,勢必要另外再找出自己的“解脫方案”呢,這只能說明「婆羅門教」和其他門派的方法根本就不靠譜。

10.jpg

試想想,一個人長期處在禪修的輕安狀態,和一個人處在奇怪的僵持性動作痛苦對抗狀態,這兩種極端之下的頭腦會允許人類深入思考嗎?答案是否定的,也完全不符合人性。(這句話有理解「解脫道」的關鍵!)

 

當然,只要 悉達多 找到他要的“解決方案”,再用“方案”去解決他本身的問題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何況他本身就長期處在那種狀態中。

 

這如同一個專業工程師的正確概念和藍圖設計方案。方案的得來總是比較不易,但沒有方案一切就免談。(就好比中國在疫情中如何快速建立方艙醫院一樣。)

11.jpg

《成佛和證果的差異》

其次上面已經解說過,當初印度根本就沒有“成佛”這個字眼,有的只是“仙人”這個字眼存在。甚至連所謂“四雙八士”的“四沙門果”這個字眼在「佛家學派」的「原始時期」是否存在都是個問題。

 

唯能夠確定的是“四沙門果”這句子出現在「根本」和「部派時期」。

 

「四沙門果」排序如下:

 

  1. 須陀洹果。
  2. 斯陀含果。
  3. 阿那含果。
  4. 阿拉漢果。

 

到了「部派時期」,因為慧果顛倒的原因,從「四沙門果」又變出更複雜的「四向四果」,或稱「四雙八士」,即:

 

1.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

2.向斯陀含,得斯陀含果。

3.向阿那含,得阿那含果。

4.向阿拉漢,得阿拉漢果。

 

據考,真實「四沙門果」的定義其實就是“同一種層次當中的四種進度”而已,而不是一種神化式的修行境界,更不是甚麼當中還要再投胎一次才能成就的訛傳那麼難解複雜。(把簡單的東西變成複雜,這也符合印度人的本性)。

 

另外,「佛陀」這個字眼是當時印度人對「長者」、「智者」、「覺者」、「老師」的一種尊稱而已。

12.jpg

如果有一天你的“認知”達到和老師同樣的程度,那個層次就叫著「四果阿拉漢」而已,漢譯為「阿羅漢」,而不是叫“成佛”。層次上沒有不同,只是對 悉達多 這位師長尊稱 佛陀 而已。

 

至於後來又在「阿拉漢」之上又加上「成佛」、「成菩薩」,那是「大乘菩薩道」崛起後的事了,和 釋迦牟尼 完全無關。關於這點早就是「佛家」和「學術界」公認的事實,不是什麼秘密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阿含經》中,古代印度人隨便一聽法都能證「初果須陀含」的原因,不是說當時的印度人特別有“慧根和福報”,也不是說法的人語言上有某種“特異功能”,而現在的你“愚蠢和業障深重”,不是這樣的。不要忘記,當時人家很多都還是文盲、思考能力不高的賤民、苦力和奴隸而已好嗎?

13.jpg

《神話六年苦修部分》

除了「牧女獻乳」比較合乎當時的現實情景外,如果加上原本的宗教神化扭曲部分,悉達多 的修持和開悟就複雜和傳奇多了,我自撰“四字成語”來連接,情節大致如下:

 

大蟒護身、船上琴喻、牧女獻乳、立誓成道、七七悟道、夜睹明星、天魔考驗、魔女色誘、放無量光,六大震動、雨曼陀花、地神作證、諸天賀喜。

14.jpg

《緣生法的直接趣入》

也許你會問,「十二因緣」或稱「緣生法」是基礎佛法,那我現在直接研究不就得到智慧,證得「須陀含」了嗎?

 

其實理論上你並沒錯,問題是現代的「十二因緣」也已經被扭曲,南北傳的有很大差異,術語名詞用意上不同,像瞎子摸象各自表述,很難貫連,甚至沒什麼具體操作方法,如今更被刻意省略,沒什麼人注意。在很多後期的新興學派出現後,更是如此。

 

再說,現代出現的佛法因為某些原因(之後會提到),要不就是感覺極其複雜,要不就是言詞上故作高深難懂,有時又語帶玄妙或高雅華麗,感覺不吃人間煙火,有時又覺得模棱兩可,甚至會讓你感覺已經學得高深莫測,實際上又覺得好像什麼都不懂的學問,您仔細想想是也不是?

 

實際上「緣生法」不是什麼容易的“基礎佛法”,有一些難度的,我們暫且放下這「佛家學派」的操作部分,留待後面再詳細解說。

15.jpg

《悟解脫道的後狀況理解》

多數人很好奇, 悉達多 悟了「解脫道」後會變成怎樣?應該很快就超凡入聖了吧?有沒有因此突然變化成一些佛經故事的超凡人物;例如負有特異功能,前知五百世後知五百世?

 

又或者上天入海、遁地穿牆、透視遠聽、神跡醫病、呼風喚雨、神出鬼沒、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三毒盡除、功德圓滿、額現頂髻、身出香味、頭出圓光、完美無缺、絕世高人?

16.jpg

答案是:都沒有!他仍然是原來的那個 悉達多,據考,他領悟「解脫道」後,意志信心更加堅定,從此堅持自己的方法,眼中卻難容弟子偶爾借鑒其他教派之法,學「婆羅門」也稱其他流派為“外道”,直接呵斥不聽「正法」教誨的固執弟子,這些在《五部尼柯耶》都是有跡可尋的。

 

問者大呼,怎麼可能習性未改?我記得有一本典籍的記載是這樣說的;

 

其實,那不是他的習性問題,悉達多 的習性怎麼會壞到哪里去,而是他迫切的關切弟子的理解和趣入「解脫道正法」的問題。這時,個人的感受已經算不上什麼。

 

「解脫道正法」不會因為要討你的歡心,而改變它絲毫的性質,從而變成一種方便法去適應你的需求。不管你喜不喜歡,「真實的法義」就是這樣。

17.jpg

再說,真正的「解脫道」是非常人性化大眾化的。只要是人,無論你是什麼宗教、什麼種族,只要有心探求解脫智慧,都可以學習「解脫道」。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向「婆羅門」神仙菩薩祈求某種加持,做各種功德回向換取現今死後的美好未來和期待,在 悉達多 眼中這個方法是錯誤兼無法減低人生煩惱和痛苦的,也不會令你更積極的創造因緣改善生活,那你只好信取宗教,或祈求民間的信仰了。

 

因此,「解脫道」看似容易,其實也是有難度,他的“難”就在於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宗教的“神”。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理解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要細膩和連貫一氣呵成,所以此章節寫得比較長,待續)

 

28/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三)》

《佛家學派2》

 

13.《少年時期》

悉達多 從七歲開始學習,向 毘奢婆蜜多羅 學習文化,向 羼提提婆 學習武藝,包括了印度「婆羅門」經典和基本知識,包刮語言、禮儀、涵養、工藝、藝術、醫學、武術、兵器、戰術等,至於,其他可能誘發他出家欲望的人生哲學、或其他宗教學問則排除在外。

 

從小在宮中過著被安排的舒適生活。十六歲成年後,其父王為他建了春、夏、冬三幢宮殿,娶「天臂城主善覺大王」之女 耶輸陀羅為妻  瞿夷 為妾,據記載他有三位夫人,第一夫人 耶輸陀羅 生一子名 羅睺羅

 

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悉達多過著在一般人眼中看似舒適豪華的生活。但他的感受和敏銳度卻和一般人不同,也正因為如此,對外面的世界會有更多的好奇和探索欲望。這也是他父王 淨飯王 最擔心和最不想讓他看到的事,否則以他的好奇心以後必然出家。 

2 (2).jpg

但往往越不想讓他看到的事,悉達多 就越是好奇。29歲那年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的兒子 羅睺羅 在那年出生,他經常藉故出外巡遊,甚至微服出訪,在市集在鄉間他看到了人類的年老,知道人類生病的痛苦,看見死亡者和家屬的悲痛,看見「耆那教」和各教派的修行者。

 

對於這些在王室完全看不到的情景,他深深的困惑了、內心沉重了,他對人生開始懷疑,心中極度不安,好奇心在飛揚,疑竇滿腹。他開始四處追問、探索、參訪學者,各派宗教修行者,誰都攔他不住。

3.jpg

《六年拜師參道》

西元前437年,悉達多 為了解開「人生真相」尋求「解脫道」,當時29歲的他在某個月夜裏,偷偷飛馬出城,去遠地遍訪名師四處求道。所以一般學說上記載 釋迦牟尼 29歲出家,實際上當時是離開家園,然而出不出家也只不過是形式上的問題罷了。淨飯王 知悉後知道阻止不了,於是派遣 安納.憍陳如Anna Kondanna)等五位侍從追隨太子。

 

悉達多 行至「阿那瑪河畔」,剃去鬚髮並去除飾物,然後南行至當時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國」。據載,他在首都「王舍城」托缽時,引起了當地 頻婆娑羅王 的注意;國王勸他還俗從政,並承諾賦予他一支軍隊,但他回拒了。

4.jpg

他在出離後,先是巧遇 阿羅邏.伽藍 或稱 阿羅邏.迦羅摩(Alara Kalama),這位人物是數論瑜伽派」的大師,當時的印度人稱這些人為:“仙人”。悉達多 要求按照 阿羅邏 教導出家人的“梵行生活”。

 

「數論結合瑜伽」,「數論」是「瑜伽」的理念根據,「瑜伽」是「數論」的修練方法。這種教義主張通過「瑜伽」,即透過身體各種姿勢,控制呼吸調息和冥想,來鍛煉身體上所謂的「七脈輪」,但瑜伽的最終目的,仍然是要把你導入冥想和打坐。

5.jpg

《瑜伽經》在《奧義書》中就曾為此提出了「六支瑜伽」,即調息、制感、靜慮、執持、觀慧、等持等 6種瑜伽的修練方法,後來此派祖師 帕坦伽利 又改進為「八支瑜伽」,又稱為「八支行法」

 

  1. 持戒yom。
  2. 精進niyam。
  3. 體位asan。
  4. 調息pranayama。
  5. 攝心pratyahar。
  6. 凝神dharana。
  7. 入定dhyan。
  8. 三摩地samadhi。

 

最後要達到的是一系列的禪定功夫,達到「無所有處定」的禪定狀態。(按奧義禪法,要達到色、空、識三者均無的境地)

 

悉達多 在數年內通達 阿羅邏 所教導的一切,使 阿羅邏 大為嘆服,建議合作領導他的沙門團體,然而 悉達多 認為他的學說仍然不能滿足他的需求,故而離去。

6.jpg

《無法探解》

為了尋求「解脫之道」,他又跟隨 鬱陀.羅摩子(Udraka Ramaputra)在禪修上下苦功,在數年中即得到所謂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禪定狀態。但是他認為這仍然不是「解脫之道」。

 

顯然的,在學習了諸多大師的方法後,大師們的理念和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於他要的答案,一些大師甚至被他難倒,然而經過這六年,悉達多 已經很難找到老師。

7.jpeg

這些從「婆羅門」《奧義書》中得來的「三界四禪八定」境界,都是「雅利安人」人為預設的架構,說穿了禪修境界仍然是很“個人化”的“自我經驗”,你永遠無法讓所有人輕易共同體驗,因此死無對證,這顯然不是完美方法。(注意:四禪八定原本就是屬於“共外道”的“世間禪”法,它本來就不是 釋迦牟尼 的原創禪法。)

 

其次是,即使禪定境界再深入,亦無法解開「人生真相」,於解決人類當下的現實問題無益,出了禪定後,人類的痛苦煩惱依然存在,所以他認為這種方法不太實際。

8.jpg

《轉試苦行》

接著他前往「優婁頻羅」聚落,嘗試投向了「婆羅門流派」的苦行方式。因為「婆羅門流派」的苦行主張是;先折磨肉體達到消除業力,業力消除必然能夠導致禪修進入深層境界,進而達到“解脫”的目的。「耆那教」的苦行派也是這層意思。

 

所以苦行的舉措在印度普遍受出家人推崇,受在家人尊敬。苦行必須要學習如動物爬行、要倒立行走、要絕食、要自殘身體甚至設定某種一輩子固定的奇怪動作。反而正統的「雅利安婆羅門」享受生活,養尊處優,高尚雅緻。

 

按邏輯說,以 悉達多 如此聰明和精明的思路邏輯,讓他體會過一段時期,他應該就會很快放棄這種修持方法,因此不可能像坊間所述,他以六年時間在森林苦行,摧殘身心。六年苦行其實是一種誤解,是後人把他禪修的時期也算了進去。

9.jpg

再說,從禪修進入苦行,那豈不是一種倒退嗎?最終,他果然證明苦行並非正道,也不是甚麼業力障礙修持的問題,所以很快便放棄了。

 

這裏,大家有否看到 釋迦牟尼 在這一連串探討人生真相中的失敗事實?

 

可惜的是,這一事實在「部派佛教」之後就被刻意忽略掉,甚至還被後來的僧團為了“圓說”而將“禪修悟道”這一細節做輕描淡寫的帶過,甚至還用無法對證和質疑的“神話”來進行掩蓋彌補,導致真相嚴重扭曲。

 

 悉達多 求道的“事實”明明擺著就是,「禪修不能開悟得智慧苦行不能解脫斷輪回」!但經過篡改扭曲的事蹟顯然已經不是這樣。

10.jpg

我們的人生很短,如果你對自己的學習和人生態度負責任,如果你重視的是真實的「佛家」歷史而不是“有選擇性的”忽略事實卻僅僅相信“神話”,你應該可以意識到,這18字偈子根本不是“危言聳聽”。

 

俗話說得好:當你撒了一個謊,你就必須用10個以上的謊言去設法彌補它的漏洞。「佛家學派」的後續發展就面臨這種無可挽回的境地。你一定很想知道,既然如此,那真實的情況後來是怎樣?悉達多 到底有沒有求得「解脫道」?

 

暫且賣個關子寫到這裏,給下來更長更精彩的重點章節做連貫性的伏筆。(待續)

11.jpg

《打坐之益》

注:有習慣於打坐禪修的,本人還是鼓勵您繼續,別因為看了文章而摒棄,因為打坐仍有很多好處,例如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放鬆精神壓力,可以降三高,可以練習各種氣功和內功,達到身體和心理皆健康的目的。

 

另外還可以訓練注意力,可以訓練頭腦潛意識的念力,也有人籍此想打開人體某些特異功能,只要練習方法正確、思維正確、行事生活正常,不搞神神化化,其實也不是壞事。(目前世界各國都有這種特殊人才的訓練)

 

也有人純粹想進入更深層的入定境界,但入定境界再高再輕安,和能打開頭腦開悟得大智慧、大神通而“成佛”,這和「解脫道」是兩回事,也許你得到的資訊是後期印度「大乘菩薩道」的“道”,但並非 悉達多太子 的「解脫道」。瞭解了這點後,你自然會慢慢調整你打坐或禪修的目的。再補充,据考,南傳的【安那般那禪法】Anapana和【毘婆舎那禪法】Vipassana仍然是屬於印度本有而且“共外道”修持的“世間禪法”之一,但對 釋迦牟尼 開悟后的原創禪法仍然會有次要的助益。而且當時的確是印度的主流禪法,釋迦牟尼 的僧團中仍然有許多弟子(外道皈依)無法捨棄此類禪法的修持,据阿含中的記載,佛陀當時也曾指導修持而未予以禁止呵責。所以大家無需放棄這兩種禪法。

 

26/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二)》

《佛家學派1》

 

12.《佛家學派》

《重新認識佛家學派》

這是第12章,這裏開始講解「佛家學派」的始末,續而會談到其理念價值的重點。但首先我們必須清楚印度這個國家的基本文化邏輯和概念,也就是這個國家無論在任何事件上,都會雜入神話部分。

 

就算進入「佛家部派時期」,也就是 阿育王 的年代開始有文字記述的時期,口傳的“史詩歌詠”方式雖逐漸被淘汰,但“吠陀神話式”的撰寫方式仍然是印度文化中的主流習慣,或者說印度文化和神話完全脫不了干係,更何況此事和印度哲學思想及信仰的相關事蹟。

 

所以要真正研究古代印度的學問,不得不理解和摒棄這些神話部分,否則你永遠無法厘清其真正的內涵,反而徒增枝節,事倍功半。

 

再說,很多人在談論到有 釋迦牟尼 的“本生事跡”上,會認為必須根據「南傳」的《五部尼柯耶》(阿含經)尤其是《中阿含經· 未曾有法經》和《長阿含經· 大本經》及《佛本行集經》、《八十誦律》為準,然而「學術界」卻並不那麼看待。

2.jpg

因為按照當時“經典編匯”的條件來看,「佛家學派」根本不引用「婆羅門教」的梵字記錄撰寫,這是禁戒,嚴持戒律為首,此為其一。

 

其二,抵觸「十四無記」禁戒,這點也很重要,因為靈魂神跡和生前死後部分,在「佛家學派」屬於「十四無記」範疇,它亦屬於“禁戒”的一種,是 釋迦牟尼 不談論,也不予回答的部分。

 

其三,「佛家學派」的長老對「正法」態度嚴謹,絕對不會讓神話部分雜入重要的經典結集,否則的話「佛家」就與「婆羅門教」同類,變成了以“神話”為重的“宗教”混淆了「正法」,後果堪憂。

 

其四,當時的結集完全必須由最有資格的長老群體作出口頭論述以及互相對比,根本未有任何書寫工具如紙筆可以記載。就算當時的王室重要事蹟也只能靠工匠的石刻記載,一般老百姓根本無權認識文字,更甭談記載。

3.jpg

注: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時代,“結集”是最佳保存論述“原說原味”完美的方法,所以第二次的長老派結集就是審查有沒有重要部分被篡改或流失,這就是“結集”的最大功用。

 

據考,「貝葉經」的出現最早也要追溯到 阿育王(Asoka)命令太子 摩哂陀Mahendra)出家傳法到「錫蘭」的時代,當時是西元前3世紀,有些學者認為「貝葉經」的出現還要推遲至西元前1世紀左右。

 

而且,現在南傳的《五部尼柯耶》(阿含經)都已經不是最初第一次和第二次上座部長老結集的內容,而是已經雜入許多神話故事的內容,這是有其原因的,留待後面論述。

4.jpg

所以要全盤看清「佛家」事蹟和理念,就不得不將神話部分厘清和分類,否則很容易模糊了事情的原義和焦點。

 

所以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佛家最原始的部分往往很容易被抹殺、篡改和模糊化,導致後人無法看清根本方向,這是最可惜的部份,否則「佛家」的發展不至於是今天這個局面。

 

釋迦牟尼 的故事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就算沒有看過電影視頻至少也看應該看過書本。這裏,我們按照「學術界」的客觀角度,對扼要事蹟作簡短的復原。

5金饭碗.jpg

《名稱釋疑》

釋迦牟尼(Sakyamuni)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釋迦族的聖人”。

 

釋迦”是他所屬「部落氏族」的名字,有“能勇”之意,屬於印度王室的「刹帝利」種姓。據說「釋迦族」約在西元前一千年出現,原是居住地位於古印度東部、接近今「尼泊爾」的小小部落。西元前6世紀至4世紀間,「釋迦族」形成自己的小型「城邦共和國」。

 

牟尼”是當時對有“智慧者”的稱謂,譯作“寂靜”或“光明”等 ,他的弟子稱他為“世尊”,是學生對老師的尊稱。一般人則共稱他為“佛陀”。

 

在介紹「耆那教主 大雄」的時候就已經交代過,大雄 一樣被弟子們稱為“佛陀”。「佛家學派」當然也稱呼 釋迦牟尼 為 世尊 或 佛陀

 

佛陀 實質上是沿用了當時印度人對「長者」、「智者」、「覺者」、「老師」的一種尊稱,而不是指已經“成佛”的意思。甚至到「部派佛教」時期,都還沒有所謂“成佛”這個名詞出現。

6.jpeg

但隨著年代的久遠和曲解,“佛陀”這個稱號後來逐漸變成“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不曉”的「全能佛」。

 

喬達摩(Gotama;Gautama)古代中國譯作“瞿曇” ,傳統上認為這是他的族姓;也有認為是一種“母族姓”,因為他的姨母是「拘利族」瞿曇姓之女。

 

例如,舍利子、滿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姓稱呼” ,說明當時的印度人有名字包含母親姓名的習俗。他的堂弟 提婆達多 也曾自稱他和 釋迦牟尼 都是“母族成就”。

 

中國民初時期,有語文大師 季羨林 認為“喬達摩”根本不是姓氏,而是古印度的王室貴族按習俗從「婆羅門」氏族借來用的。意即是「婆羅門」授權王室的封賞爵號。(類似大馬的敦、丹斯裏、拿督斯裏、拿督等爵銜)

 

悉達多(Siddhattha;Siddhartha)又作“悉陀”、“悉多頞他”等,義譯為有“財吉”、“成利”、“一切義成”的意思,這才是 釋迦牟尼 這位太子的本名。

7.jpg

《誕生事蹟》

「釋迦」時代是西元前4世紀的列強割據時代,北印度有十六國,基本為“君主制”(類似中國春秋時代附屬大國的諸侯國)。此外有若干獨立或半獨立小國,「釋迦族」所統治的「迦毗羅衛國」就是小國之一。它們都臣屬於「憍薩羅國」,地點在今「尼泊爾」境內,接近印度邊界。

 

該國以從事「稻米種植」為主的「農業」,「釋迦族」的政治體制,有認為是「貴族共和制」,是由少數統治者所“協商統治”,也有認為是專制的“寡頭政治”,但學術界皆認為以「共和制」居多。因為他們不過是王室貴族共同選出的領袖,而不屬於世襲的國王。

 

釋迦牟尼 的父親是 薩都丹拿·喬達摩(Suddhodana Gautama)意思是“純淨的稻米”,所以又稱為 淨飯王的配偶為「藍莫國拘利族」的「天臂城主善覺大王」的兩個胞妹 摩耶  摩訶波波提

8.jpg

按照「釋迦族人」的習俗,婦女分娩時需返回娘家。西元前466年,淨飯王 五十歲那年,王后 摩耶夫人,懷胎十月即將分娩,於是她啟程返回娘家,出王城向東行走約25千米,來到了「天臂城」的「蘭毗尼園」,已經是晚上,於是停下歇息,就在此時腹痛分娩,生下太子 悉達多

 

太子出生後,淨飯王 根據印度的古老規矩,邀請了八個著名的「婆羅門」祭師兼星相學家到王宮為太子“論命”,當時一些星相家預言這位太子會成為“出家人”,一些則預言以後會是“轉輪聖王”。(古印度婆羅門在星相玄學方面非常流行。)

 

摩耶夫人 生子七天後去世,悉達多 由王 摩訶波阇波提(姨母)撫育 。

9.jpg

《入胎出生的神話》

另外,根據雜入神話的阿含經典記載,悉達多的“入胎”有特殊預兆,導致摩訶摩耶夫人做了四種夢:

 

1.夢見六牙白象來投胎。

2.夢見其自身飛騰虛空。

3.夢見上高山。

4.夢見多人眾頂禮圍繞。

 

而且,在分娩的時候,「無憂樹」自動彎下,摩耶夫人是抓著樹枝站立著分娩,悉達多既然是從母親的右脅下出生,空中登時出現九龍灌頂,悉達多既然還能站立和行走,共走七步生七蓮,之後站立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就是最膾炙人口的神話部分。

10.jpg

在「婆羅門」的神權思想中,「婆羅門」原是從「梵天」口部出生,「刹帝利」原是從「梵天」腋下出生,「吠舍」原是「梵天」腹部出生,「首陀羅」原是「梵天」腳部出生。說明就算是“神話”亦不能脫離「雅利安人」的「吠陀種姓」定律。(待續)

 

24/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一)》

 

11)印度沙門思潮六大派與六師外道》

「沙門」(梵文:sramaṇa巴利語:samaṇa),又譯為桑門、喪門、娑門、沙門那、沙迦懣曩、室摩那弩、舍羅摩弩,也譯為道士、道人、貧道等,意為勤息、止息、息心、淨志等意思。

 

「沙門」原為古印度宗教名詞,泛指所有出家眾,修行苦行禁欲、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後為「佛家」所沿用,成為佛家男性出家眾比丘)的代名詞,在「漢傳佛教」中,其意義略同於和尚

 

坊間有人以為,「沙門」純粹指印度的「裸形外道」(耆那教),其實這是誤解,因為「沙門思潮」內也包含「佛家」思想在當中。

 

「沙門思潮」是一種興起於西元前六至前五世紀印度「列國時代」的“思想改革運動”,或說是與「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思想流派,有點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2.jpg

主要都是反對「婆羅門祭司集團」以及他們的精神支柱也就是“吠陀天啟”、“祭祀權威”、“全能三相神”對世界的創造、保護和毀滅,以及「婆羅門」至上的「種姓制度」。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本質上就是針對當時印度的上層貴族社會,因為他們完全和印度的中下階級脫節或對應不上,這是人民借助集合數家宗教來策反印度神權貴族掌控政權的一種本能反應。

 

但另一方面,他們也並非完全脫離得了「婆羅門教」的色彩,或者說在某些方面還保留一些「吠陀」思想。

 

「沙門思潮」也是當時各種“自由思想家”的觀點,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耆那教」、「順世派」、「生活派」、「無作論派」、「原子論派」、「不可知論派」和「佛家學派」等。這些思潮雖各有不同標榜,但也有相同之處。

3.jpeg

上面說過,「婆羅門教」才堪稱是印度的“名門正統”,除此之外所有其他宗教對於“正派”來說都是企圖顛覆正統的“外道邪師”,其中當然包刮「佛家學派」。

 

但從「佛家學派」的角度來說,除了王室貴族擁戴的「婆羅門教」不能抵觸之外,除了“自家主張”,其餘的宗教學派皆屬“外道”。

 

而“外道”一詞在當時其實不含貶義,而是“自道以外”的學派之意,故此才有後來的「六師外道」一詞的出現。

 

相對於「婆羅門教」來說,凡不願意承認「婆羅門教」思想理念的其他流派都屬於「外道」。但從現代人對中文字的理解度看,難免容易造成分別心和高人一等的傲慢心態。

 

1.耆那教派》

耆那教上面已經詳細介紹。

4.jpg

2.順世論派》

「順世論派」(lokayata)是印度古代的“唯物主義”派別,淵源很早。其先驅者之一是與 釋迦牟尼 同時代的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a)(意為“發褐”)。

 

「順世論」宣稱:世界的基礎是「物質」,構成物質的原素是地、水、風、火四大元素。

 

一切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認為「物質原素」不斷運動,具有“內在的力量”,從而否定了神和其他的原因。

 

「順世論」在社會倫理方面主張種姓平等,反對輪廻業報、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來世,而在今生。

 

因此「佛家」稱他們為“現世涅論”。這個派別從古代到中世紀一直在廣大人民中流行。

5.jpg

其實,「順世論」在當時的社會算是最大膽最開放的一種思想,可以算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他們批判一切宗教教條,不僅僅反對「婆羅門教」的獨大,也反對「佛家思維」和「耆那教靈魂不滅」的思想。

 

「順世論派」也可以稱為「斷滅論派」或「唯物論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人死了一了百了,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只有一次生命。

 

他們認為物質元素由地、水、火、風組合形成,包刮了人類。人死了就是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用現代調侃的語句來說,他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海派”。

6.png

3.《生活派

「生活派」(ajivika)的梵文原意為“嚴格遵守生活法的規定者”,漢譯佛經稱為“空見外道”或“斷見外道”,也可以稱之為「宿命論派」。

 

相傳為 末伽黎.俱舍羅 又稱 末伽梨.拘舍梨子Maskari  Gosailiputra)所創,據後來南印度發現的碑文記載,與 釋迦牟尼 同時代的“六師”中的 婆浮陀·伽那 和 富蘭那·迦葉 也歸入這個派別。

 

在「佛家」興起時期,「生活派」在恒河流域的「舍衛城」和「補羅沙城」等地組織過獨立的僧團,擁有自己的寺廟,過著極為嚴格的戒律生活。

 

「生活派」是所謂的「正命論」者,也是“裸形托缽教派”的始祖,他們主張: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類由地、水、火、風、靈魂、虛空、得、失、苦、樂、生、死「12個原素」構成。

7.jpg

各種「原素」的結合是一種自然的、機械的、無關系的結合;在社會道德觀方面提出了一種「宿命論」學說,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運”支配著的,在“命運”的鎖鏈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無能為力的,倫理道德也是沒有意義的。

 

他們認為人的前生後世不是「因果業報」能決定的,享福和受苦不由「善惡業力」來控制,而是隨機的,是“命定”的。愚者和智者,都須經歷八萬四千大後而自動解脫

 

即是宿命,又非業報因果,而是隨機,是當時非常特殊的一派。

 

這個派別在「印度孔雀王朝」、「戒日王朝」時非常流行,以後在南印度又和「耆那教」、「印度民間信仰」相結合,直至15世紀才銷聲匿跡

8.JPG

4.《無作論派》

富蘭那迦葉(Purana Kasyapa)是「無作論」的創立者,他認為此世人所造作種種“善惡業行”無法帶來未來任何的果報,認為這些規矩都是人為所編制,因而否定“造作善惡”的因緣。

 

又認為根本不須要實行“道德善法”仍然可以獲得解脫,他們主張:解脫是內在靈性的昇華,和“業力道德”完全無關,因此被認為是「道德虛無論」者。

9.jpg

5.不可知論派

「不可知論派」以 釋迦牟尼 同時代的 散惹耶·毗多梨子 或寫成 刪阇夜.毗羅胝子Samjaya Vairasṭrikaputra)為代表。

 

據記載,在當時,散惹耶 也曾組織過自己的僧團,有弟子250人,釋迦牟尼 的兩個大弟子 舍利佛 和 摩訶 原先都是 散惹耶 的門徒,後追隨「佛家」,因此 散惹耶 氣憤而死。

 

散惹耶 宣傳一種「懷疑論」或「不可知論」,或「捕鰻論」(鰻魚的身體很滑,很難抓住它,所以對任何事物都持懷疑態度。你問他什麼問題,他都不直接回答,只給你模棱兩可,甚至連模棱兩可都不是的答案。)認為對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直接斷言的。

10.jpg

例如「婆羅門」或「耆那教」對於「來世化生」、「因果報應」、「善惡業障」、「醒覺聖人」(人格化的修行完善者)可以說“有”也可以說“無”,可以說“亦有亦無”,也可以說“非亦有非亦無”。

這種觀點就是認為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地獄,有沒有輪回轉世,不知道,不清楚,無法回答,有點類似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儒家學說」。

散惹耶 這種理論被「佛家」稱為「捕鰻論」。「不可知論」作為一個派別在「佛家」興起以後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6.《佛家學派》

對於「佛家學派」的思潮興起,我們放在後面做重點論述。

11.jpg

《新學派和正統宗教的衝擊》

印度在當時的新興學派百花齊放,其實不只是這六大學派,也有這六學派的分支,另外還有衍生自「婆羅門教」的六大流派和分支。

 

但和「婆羅門教」及其它教派不同的是,這些流派學說對「世界觀」的認識大都是從「自然」或「現實」中出發的,屬於比較“哲學系”的,相信「自然界」的“原有規律”比“神的創造”更為重要。

 

對於實踐和啟發人們的「知覺」、「經驗」比「婆羅門」的「吠陀天啟」更為實際。但不代表「婆羅門」沒有哲學思想,在《奧義書》出現的哲學比比皆是。承認或衍生自「婆羅門教」的流派也有很多是“哲學系”,可另一方面卻又承認「婆羅門」“因果業力”的流派。

12.png

所以嚴格來說這六大派在當時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宗教”。因為宗教的成立有兩個極其重要的條件,第一條件是要有“神”(無論有沒有形象),第二個條件是要有“淨土”或“天堂”、“樂土”。

 

經過教主的傳播弘揚後,信仰其神明,稱呼或唸其神號或咒語,守其教條或信條、戒條、理念,往生其“神明淨土”,這是所有宗教共同的次序。

 

但這六個在當時明顯沒有,在社會生活方面,他們反對「婆羅門祭司」的精神統治和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反對以動物為犧牲的血腥屠殺和繁瑣的祭祀儀式。

13.jpg

但這些派別也有很多時代上的局限和思維上無法突破的局限,他們當中除「順世論派」之外,一般仍然脫離不了「婆羅門」創設的「業報輪廻論」和「宿命論」,有的則惑於「不可知論」學說。

 

甚至有些還因為探察到自家派別思維與現實人生有格格不入、矛盾、不能圓融之處,而陷入“學派詭辯”以及“只能信仰而無法突破懷疑”的困頓中。

220px-Urdha-Bahu_Sannyasi,_Eastern_Bengal_in_the_early_1860s.jpg

有的則實行極端的「苦行主義」或「唯物論」的“享樂主義”,甚至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社會倫理準則而走向極端或“出格”,乾脆否定一切,抹殺是非界限。

 

他們在哲學問題上自由地各抒己見,各立門戶,並且針鋒相對地相互進行辯論,相互批評,真正是一種“百家爭鳴”的盛況。正因為如此,印度的哲學和宗教觀點才在這時候發展到最鼎盛的時期。

14.png

無論如何,「沙門思潮」反映了當時另類社會力量的興起,即神權氏族、武士貴族、商業富者、城市居民和庶民百姓的思想抗衡傾向。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為「沙門思潮」時代,影響力最大的是「佛家學派」,其實錯了。「佛家學派」之所以壓倒「順世論派」,是因為後來受到統治者的支持。

 

為什麼說在群雄割據的列國時代,「順世派」的影響才算是最大?這是因為,它才是真正代表著印度大部分貧苦憤怨的人民和受盡束縛的奴隸的一種自由開放思想,而且這種思想一直持續了近千年,在中古印度時代仍一直存在。

 

從客觀角度看,綜合這些宗教流派的思想學說,對後世印度「大乘菩薩道」的興起起著很大程度的影響。

15.jpg

《婆羅門教之六大正統哲學流派》

上面所述,都是顛覆「婆羅門教」的六大派,然而也有衍生自「婆羅門教」而受他們承認的六大派。他們即是:

 

1)彌曼差派(Mimaṃsa),創始人是耆米尼(Jaimini)。

2)吠檀多派(Vedanta 或 Uttara Mimamsa),創始人是跋陀羅衍那(bhadra yana)。

3)數論派(Saṃkhya),創始人是迦毗羅(Kapila)。

4)勝論派(Vaiseṣika),創始人是羯那陀(Kanada)。

5)正理論派(Nyaya),創始人是阿克薩巴德.喬達摩(Akṣapada Gautama)。

6)瑜伽派(Yoga),創始人是波顛阇利(Patanjali)。

 

這六大派都有各自的經典,經典名稱和派系名稱一樣。在歷史上及概念上,這六大派後來又綜合成三大派系:

 

「彌曼差派」和「吠檀多派」合成一系。

「數論派」和「瑜伽派」合成一系。

「正理學派」和「勝論學派」合成一系。

Yoga-Masters-6.jpg

本來從“宗教”發展出“哲學思想”是一種超脫和進步,但一些派別思想在之後仍然有變化,例如「數論派」在結合「瑜伽派」後,“哲學”上又加入「婆羅門大自在天神」,變成了“有神數論”,看似一種倒退。

 

話說回頭,雖然說這六大派和「婆羅門教」互相認可,也脫卸自「婆羅門教」,但不代表他們完全承認「婆羅門教」所有論述和理念,原則上來說,就是和而不同,否則就不會另生新派系了。(待續)

 

23/03/2020   龍爺。

64659281.cms.jpg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十)》

10)《耆那教教條和理念教育》

 

共生理念》

「耆那教」還有一些教條理念是教徒必須遵守的,他們認為自然界的萬物相互依存的。所以 大雄 向後人揭示:“誰蔑視土地、空氣、水、植物,誰就是蔑視自己。因為他跟這些元素是相互依存的”。

 

這與「現代生態學」不謀而合。英文的“生態學(ecology)”一詞誕生於19世紀後半葉,源自希臘文oikos,意為“家園”,即眾生的歸所。

2.jpg

非絕對論》

「耆那教」的「知識論」稱為「非絕對論」。他們認為,世界是多面的、恒變的實體,而不同的時間、地點、屬性、立場會催生無數的視角。由「非絕對論」衍生的“相對論”認為,萬物在不同視角下是“相對”的。一個視角下,某個觀點是正確的,但在另一個視角下,該觀點不一定正確。

 

僅從一個視角不能得出「絕對的事實」,因為「絕對事實」應考慮所有視角。「耆那教」建立在「多元論」和「相對論」上,不認同「人類中心論」、「種族中心論」、「自我中心論」,所以他們總會設身處地地考慮其他物種、其他社群、其他民族的福祉。

3.jpg

悲憫理念》

「悲憫眾生」意味著與一切眾生分享自己所有,照顧和保護他們,為他們服務。這一種普遍的「慈心」、「寬恕」、「無畏」。因此,他們渴望:

以「慈心」對待一切眾生,以及自己被被一切眾生以「慈心」對待。

以「寬恕」對待一切眾生,以及自己被一切眾生「寬恕」。

以「無畏」保護一切眾生,以及自己被一切眾生「無畏」保護。

4.jpg

素食理念》

「耆那教徒」僅以具有1種感官的生物作為食物和日用品,此外不把任何生物用於烹飪食物或娛樂。所以「耆那教徒」均為「嚴格的素食者」,他們不食用任何肉、魚、雞蛋,僅食用蔬菜和乳製品。

 

就連植物也只能吃特定種類的特定部分(比如土豆是不能吃的),有些虔誠的教徒出門甚至會佩戴口罩,以防誤食微生物。

 

所以,「耆那教徒」可能是世界上最為嚴格的素食主義,「印度教素食」偶爾能看到雞蛋(比如在Hampi的素食),而「耆那教餐飲」則連半點葷腥都看不到。

5.jpg

節制理念》

「耆那教徒」力圖過節制甚至禁欲、苦行的生活。他們絕不過多生育,以免增加地球負擔。「耆那教」鼓勵信徒定期以禁食的方式淨化自我。「耆那教徒」謹慎地取用自然資源,如同蜜蜂采蜜,絲毫不損傷花朵。

 

他們把需求、欲望、消費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內。在他們看來,浪費資源無異於偷竊。他們甚至把浪費和製造污染歸入暴力行為。

6.jpg

佈施理念》

「耆那教」認為,財富積累和個人享受應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向社群奉獻個人財產、時間是「耆那教居士」的責任。因此,「耆那教」廟宇和聖地總是富麗堂皇、氣派高雅。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激勵著「耆那教徒」們修建和經營了大量的學校、醫院、收容所、旅館、孤兒院、救助站、動物收容所。「耆那教」認為,富裕的教徒應該把自己過剩的財富視為“由自己代為保管”的社會財富。

7.png

《萬字符號》

「卍字符號」有左旋和右旋兩種,印度「卍字符號」的採用可以追溯到5至8千年前的遠古社會,而在印度,「卍字符號」則是「耆那教」廣泛使用的符號。

 

古老的「耆那教」中,「卍字符號」代表他們的第七位聖人,通常和「手腳形」結合,它的四臂提醒信徒輪回中的四個再生之地:「天堂、人間、動植物、地獄」。

 

「大乘菩薩道」認為,「卍字符號」是佛陀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故而沿用這個標誌,所以在佛像的胸前一定有這種標記,然而「卍字符號」卻是來自「耆那教」的標誌。

8法輪.jpg

《圖騰藝術》

「蓮花」和「法輪」圖案源自印度「雅利安」的「吠陀文化」,「耆那教」的創立同樣沿用的「蓮花」、「法輪」,「原始佛家」的「根本時期」則沒有沿用,因為這時期的「佛家」和「耆那教」一樣,並不鼓勵圖騰和偶像崇拜。

 

直到「部派佛教」時期,因為 阿育王 推廣由王室成立的僧團,大量建造佛塔寺廟,鼓吹偶像崇拜,所以大量沿用蓮花標誌和塑造偶像,至此「蓮花、法輪」標誌「頭上光環」和佛教藝術脫離不了關係,變成三家共有的象徵物體。

9.jpg

事實上一些古老印度佛像的雕刻文物也有很多是沒有坐蓮花的,或者說任何標誌或形象和當時「佛家」要表達的意義沒什麼關係,也算不上是重點。

 

印度的宗教偶像和各種圖騰文化神話藝術在「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 西元320-6世紀初)發展時期最為鼎盛。(待續)

 

20/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九)》

9)《耆那教宗旨和理念》

 

《不拜偶像》

伐達摩那(即大雄)任教主時期,進一步完善了「耆那教」的教義,他認為:世界是永恆的,而非婆羅門教所說的神創造。所以「耆那教」的世界觀是沒有偶像崇拜的,因為不認為是“神”創造了世界。

 

所以不存在「婆羅門教」的“三相神”,也就是「創造神」、「保護神」和「破壞神」三位一體的概念。

 

另外,“神為了降魔化身成人”的想法在「耆那教」中也是不被接受的,他們的佛陀覺者 伐達摩那.大雄 認為,世界是由「極微」(原子)構成,不是由什麼“神”而造的。

2.jpg

他的宗旨是:世界同時在「時空」上也是無限的,且只有形式上的變化。一切物質都包含「兩種因子」,即「物質因子」和「精神因子」。

 

也就是說,靈魂和身體的結合,是隨意的,無原因的,由自決定的。但遵從善惡輪廻,反對殺生獻祭。

3.jpeg

七諦說

「耆那教」在理念方面提出了「七諦說」,即:命、非命、漏入、系縛、制禦、寂靜解脫。「七諦說」又稱為「七值邏輯」。

 

認為宇宙萬物由靈魂(命)和非靈魂(非命)組成,靈魂包括「能動」和「不動」的兩大類:

4.jpg

A )「能動」(命)

1)「能動」(命)的靈魂,則根據感覺器官的多少分為六種:

 

一個器官(皮)的,如植物。

二個器官(皮、舌)的,如蟲。

三個器官(皮、舌、鼻)的,如蟻。

四個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

五個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獸。

六個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

 

2)「不動」的靈魂,存在於地、水、風、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認為「動植物」和「非生物」體內均有“靈魂”存在,不能任意傷害。

5.jpg

B )「非靈魂」(非命)也包括兩大類:

1. 一類是“定形”的物質,由原子和「原子的複合體」組成。

2. 另一類是“不定形”的「物質」,由「時間」、「空間」、「法」和「非法」組成。

6.jpg

《命、非命與原子結合論》

「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論」學說的宗教之一,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無始無終,是無限的、永恆的,具有「味」、「香」、「色」和「兩種觸」(粗與細,冷與熱)的屬性。

 

「原子的複合體」可以有多種形式,以「兩個相結合」到「無限多個原子相結合」,數量和次序都是無限的。「原子複合體」除具有觸、味、香、色的屬性外,還有其「物理性質」:聲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狀、可分性、不透明、輻射光和熱等。

 

認為人們的感覺所以不同,完全由於「原子」結合的“形式”不同。這些「原子」由於重量而運動,不同性質的「原子」相結合而產生不同的感覺。

7.jpg

並且認為,「原子」的結合是“對立的統一”,其中一種是“消極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種是“積極或肯定”的「原子」,結合物的性質完全隨結合物雙方「原子」的強弱變化而變化。(這裏耆那教沿用了西方物理學概念,算是第一個融入物理概念的宗教。)

 

他們對“不定形物質”的解釋是:

「時間」為一切存在的持續性、變化、運動提供了可能性.

「空間」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場所。

「法」是運動的條件,如水能幫助魚遊動。

「非法」是靜止的條件,如樹蔭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C.「漏入」。

D.「系縛」。

 

8.jpg

《靈魂的漏入,業障的系縛

筏馱摩那(即大雄)在時,其進一步完善了「耆那教」的教義,「耆那教」認為:世界是永恆的,而非「婆羅門教」所說的神創論。世界同時在時空上也是無限的,且只有形式上的變化。

 

一切物質都包含兩種「因子」,即「物質因子」和「精神因子」。也就是說,靈魂和身體的結合,是隨意的,無原因的,由自我決定的。善惡輪回,反對殺生獻祭。

 

「耆那教」在宗教倫理觀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縛」的理論,他們認為一切有生命的物類其「本性」是清淨、圓滿的,但是「非生命體」的物質卻常常形成一種障礙,掩蓋著靈魂原有的光輝,使靈魂受著束縛

9.jpg

這種障礙稱為「業」。他們認為「業」是一種特殊的、細微不可見的“物質”,這種物質流入「靈魂」並附著於「靈魂」即為漏入

 

前面才說「耆那教」沿用了西方物理學概念,算是第一個融入物理概念的宗教,而在另一方面卻又矛盾的相容了《奧義書》的所謂「業障論」,可見得「耆那教」仍跳脫不了「雅利安人」設下的「吠陀框架」。

 

然而他們卻把「業論」稍加改造,「耆那教」認為「業」有八類:

 

1. 智業遮蓋靈魂的智慧。

2. 見業遮蓋正確的直覺。

3. 受業遮蓋靈魂的幸福,滋生苦樂。

4. 癡業遮蓋正信,產生情欲。

5. 壽業決定生命的長短。

6. 名業決定身體的特質。

7. 種業決定種姓、國籍。

8. 遮業決定性力。

 

這八種業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們系縛在靈魂上,要想解脫就得「制禦」。

10.jpg

E)「制禦

《持五戒修三寶》

「制禦」是操縱或控制的意思。他們認為「制禦」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寶,實行苦行。五戒是:

 

1. 非暴力(Ahimsa)——不傷害任何生物。

2. 不偷竊(Asteya)——不拿經由不當方法、途徑得到的東西。

3. 純潔行(Brahmacharya)——不沉溺於肉欲的快樂。

4. 誠實語(Satya)——只說實話且語不傷人。

5. 不執著(Aparigraha)——完全不粘著人、地和物質,多指錢財,也有譯作不貪財者。

 

(其實佛教的五戒全由耆那教而來)

 

三寶為:1)正智(正確習解)、2)正信(正確信仰)、3)正行(正確實行)。

11.jpg

F )「寂靜」

G)「解脫」

 

「耆那教徒」還實行各種苦行,他們認為只有修苦行才能排除“舊業障”,使“新業”不生,就能夠達到「寂靜」,就能夠使靈魂呈現出原有的光輝,從而脫離輪廻之苦,獲得「解脫」。

 

「耆那教」非常專注於禪修,尤其是他們「天衣派」的出家人,他們獨自禪修時是裸體禪修,以期達到完全寂靜解脫的目地。他們認為如果身體貪執於地球的物質和食物,靈魂將很難達到完全寂靜,更不可能解脫。

12.jpg

絕食求道(sallekhana)是「耆那教」最為世人所詬病的習俗。有些「耆那教」教徒年老時,會逐漸減少食物和水分的攝入,直到絕食而亡。這個過程往往比較漫長,甚至會長達數年。

 

「耆那教」傳統上認為這不是自殺,而是一種擺脫肉體、斷除宿業、達到「寂靜」和「解脫」的方法,一些典籍將它也歸為教徒需遵守的「戒律」之一,當然,它現在已經不太常見了。

 

所以年老的教徒如果有勇氣斷絕食物至死,是可以成就「耆那教」的「最高仙人境界」對他和他的後代來說,這是非常光榮的事。

 

大雄入寂於「波婆城」(Pava)時年十二歲,上足弟子共有十一人,然大多數斷食仙逝。當時信徒有四百八十萬人,此派尚流傳至今。

13asoka.jpg

注:孔雀王朝的開國君主,旃陀羅笈多(Candragupta)後來完全出家成為「耆那教天衣派」行者,晚年更依「耆那教」的寂靜法在山洞禪修,最後完全依照「耆那教」的圓滿解脫道標準“絕食而亡”最終成為「耆那教」“仙人”。阿輸迦Asoka(阿育王)就是他最疼愛的孫子。

 

佛教界盛傳,阿育王 曾放下屠刀、棄惡從善、皈依佛教,是發揚佛教和護持佛教的聖君,但根據歷史與學術界的真相還原,阿育王 才是真正顛覆佛家的罪魁禍首,他的政治策劃,影響了佛家的後續發展,導致佛家內涵面目全非,經教分裂無法統一,影響廣泛深遠,關於這點以後文章會予以詳盡闡述。(待續)

16/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pn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八)》

8)《耆那教》

 

伐達摩那.大雄佛陀的出生

在印度除了「婆羅門教」算是政教合一的最大派外,就是「順世派」和「耆那教」,影響力最深遠最強大了,由於這一派和「佛家學派」創立的年代比較接近,對「佛家學派」造成的影響也最深遠,因此有必要對此派做詳細解剖和分析。

 

耆那教歷史悠久,它產生於約西元前8世紀。「耆那教」的第24代祖師伐達摩那Vardhamana)被尊為該教真正的創建者。“耆那”(Jaina)「耆」字音(奇)是由“jin”演變而來,其意為“戰勝欲望的勝利者”,是他的稱號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

 

他的弟子們尊稱他為「摩訶毗羅」(Mahavira)即“偉大的英雄”,又稱「大雄尊者」。(後來佛教也曾沿用“大雄”這個名詞)。但「正統耆那教」只把「伐達摩那.大雄」當作一系列創始人中的最後一個。

 

伐達摩那 有另一個稱號就是(尼乾陀若提子)或(乾子)或(若提)但最為人記得的稱號就是(大雄)。

2.jpg

「耆那教」對教主的尊稱其實為“梵勝者Jina),“完全者(Kevalin),平時則以“世尊”稱呼,一般上也共稱“佛陀”(Budha)。

 

佛教稱呼 釋迦牟尼 為世尊或 佛陀,實質上是沿用了當時印度人對「長者」、「智者」、「覺者」、「老師」的一種尊稱,而不是指已經“成佛”的意思。

 

注:因為當時根本沒有“成佛”這個名詞出現,當「家」還未出現在印度前,耆那教已經先存在了。其實在「佛家」出現後,「原始、根本、部派」三個時期,都沒有所謂“成佛”這個字眼存在。

3.png

伐達摩那.大雄生於西元前5世紀前599年—前527年)誕生於古印度距「吠舍離」(Vesali)45公里的「貢得村」(一說是印度的比哈爾邦),其父母屬於「刹帝利種姓」,父親是「貝拿勒斯」現稱「瓦拉納西」(Varanasi)的一個小王國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華,所以他也是王子。他比「佛家學派」的創始人 釋迦牟尼 早出生一個世紀。

 

伐達摩那.大雄婚後生有一女,但他並不感到幸福,他父親死後,當他大約30歲時便立志出家苦行,尋找解脫不幸的宗教途徑。第一年他先後遊歷了許多地方,如「庫馬羅」等地,西元前568年來到一個叫「那爛陀」的地方,途中艱難跋涉,衣服破爛不堪,從此裸體行乞。

 

在「那爛陀」他偶然遇見了 蒙克利·高夏勒,兩人結伴同行。在與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們曾多次被當作密探、盜賊而受到誣陷,後因兩人意見分歧而分道揚鑣,大雄 獨自來到了「羅啥」。

4.jpg

他每年除四個月的雨季時需要居住在一個地方外(雨安居),其餘時間都是到各地漫遊。在極端困難條件下,他苦行修煉,長達12年之久。當他苦修到13個年頭時,終於在「吠耶婆達」東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羅樹下」覺悟成道,時年42歲。

 

(注:到目前為止,印度各派宗教或哲學所謂的“覺悟”或“成道”,都是“一種表述各自定義”的個人經驗,無法作出一種共通共證的說法和證驗。)

 

在當時他就是「沙門思潮」中“六師外道”之一的(尼乾陀若提子)也就是“離開約束”的意思。

5.jpg

大雄成道後,先後組織教團,宣傳教義,進行宗教改革活動,長達30多年,他於西元前527年死於「巴瓦」,終年72歲。

 

他的主要活動地區是今天印度的「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東部和「奧裏薩邦」等地區。按近代日本學術界的可靠推論,大雄圓寂了62年 釋迦牟尼 才出生。

6.jpg

《教派分支與發展》

「耆那教」的中心教義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教義對現代印度的影響大於同樣起源自印度的佛教印度聖雄甘地 就受到「耆那教」的許多影響。目前「耆那教」有四五百萬信徒,大部分生活在印度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恒河流域,西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幹高原」和西印度地區。

 

「耆那教」的理念和宗旨抵觸了「婆羅門教」,因此被「婆羅門教」所排斥和打壓。「耆那教」吸引的人們包括了各階層的人士,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有男有女、有貴有賤,伐達摩那.大雄 將他的信徒歸為4類,即男修士(Sadhu),女修士(Sadhvi),男在家眾(Shravak)和女在家眾(Shravika)

7.jpg

在早期「耆那教」中,第23始祖 白史婆 最早提出「耆那教」的教義,即不敬印度諸神,反對種姓制度,人人均可得道,不歧視婦女等。西元1世紀左右,因為在家信徒大幅增加,它逐漸分支為天衣派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支。

 

白衣派屬於「在家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沙門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此派屬於在家派)

 

天衣派屬於「修士」又叫「空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比較歧視婦女,雖允許「女修士」但不允許裸露,並禁止和隔絕女修士和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多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此派屬於出家派。)

8.jpg

從西元8至12世紀,「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區由於受到當地統治者的重視與支持而得到發展,如在「卡納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別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廟,使非暴力思想廣泛傳播。

 

到12世紀後,隨著當時「阿富汗」軍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蘭教」的傳入,「耆那教徒」被大批屠殺,不少寺廟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壞。

 

13世紀時「耆那教」處於衰微狀態,但在南印度的「泰米爾納杜」和「卡納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動。從15世紀中葉至18世紀,「耆那教」在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改革運動。

9.jpg

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發動,其領導人為 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稱「郎迦派運動」,此運動以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儀式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

 

後來於16世紀的1652年又出現了以 羅瓦吉(Lavaji)為領導的「斯特納格瓦西派運動」(Sthanakavasi),繼續從事宗教改革。他們主張用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教義,並對後期奉大雄為偶像進行崇拜等現象進行了批判。

 

與此同時,「耆那教」的「天衣裸體派」也出現了改革運動,如北印度的「天衣裸體派」分支「毗娑盤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築富麗堂皇的寺廟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張。

10.jpg

其主張遭到以「特羅般提派」(Terapanthi)的強烈反對,明確地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活動,對「耆那教」的鞏固與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諸如當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從事農業。

 

在他們看來農夫犁地也會傷害蟲類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的較多,由於他們講究誠實和道德,他們成了印度優秀的商人或著名財團。著名的「瓦爾昌德」、「達爾米亞」和「賈恩」三個財團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科學傳入印度後,以 耆因 年老者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們,企圖用西方物理學、哲學和心理學來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概念。

11.jpg

「耆那教」在印度約有教徒四百八十萬信徒;「白衣派」流行於「古吉拉特」地區,「天衣派」流行於「米索爾」地區。

 

現代的「耆那教徒」大部分普通是商人、工廠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們建立了幾十個組織,如「耆那教友誼協會」、「耆那教青年大會」、「世界耆那教傳教會」等,並修建了很多廟宇、道院、文化研究機構和學校,出版宣傳教義的書刊。

 

在國外也有不少組織,如英國有「耆那教兄弟會」,德國有傳播耆那教教義的圖書館。過去,在中國天津也有「耆那教」的傳道組織。印度「耆那教」組織參加了一系列的國際宗教會議,在國內外均有一定的影響。(待續)

 

10/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_副本.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七)》

7)《五火二道及三道四生之善惡業報輪回》

 

根據國外學術界的考證,古印度土著本來就沒有“業報輪回”的觀念。印度最早的「業報輪回思想」的雛形,是在西元前2000年到前1500年的「吠陀信仰時期」形成的。

 

《梨俱吠陀》等「四部吠陀」中就有根據「種姓制度」“行善作惡”或“上天堂或下地獄”的規則給詳盡描述了。

2五火.jpg

尤其在西元前1000年到前500年的「百段梵書」及「奧義書」時期,《廣林奧義書》等幾十部《奧義書》中「雅利安人」就大量鼓吹業力獎善罰惡“因善業而成善人,因惡業而成惡人”的神制。

 

一個人的靈魂(神我)在死後可以在另一個新軀殼中轉生,而轉生的形態取決於他生前的行為(業力),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有的可以進入所謂的三道即:天道祖道(陰間),有的則墮落入「獸(佛教稱畜生道)等。

 

《奧義書》神學體系,認為輪廻方法有“五火二道”、“三道四生”的區別,一般輪回則有三條途徑:

3.jpg

《五火二道》

什麼是「五火」,就是印度人奉行宗教教義死後火葬,要進行「五火祭」儀式,類似西藏的火供,因為祭祀和奉教供養,靈魂才能得到“神的功德能量祝福”,才能去月球太陽、或者「與神合一,這就是「天神道」。否則靈魂就會和自己的祖先團聚在一起,就是「祖道」(合稱二道)。

4六道.jpeg

《三道四生、四生六道》

甚麼是「三道」,三道就是在「天神道」「祖道」二道中加入「人道」,所謂的「人道」過程就是:死後先去月亮享受,之後變成雨,雨下地成土,土又生轂糧,被人吃下肚,又變成精子,精子進母胎又變成人類。

 

另外,不信「婆羅門教」規矩的人,或者他們所謂的“壞人”或者「外族人」就會變成「四生」中的「獸道」(獸道包刮了海陸空禽畜等生物)。

5.jpg

甚麼是「四生」,就是胎生、卵生、化生、濕生

 

然後經過「婆羅門教」的神化解讀,認為印度「四大種姓」階層在生死相續、輪廻轉生中,高貴種姓階層永遠高貴,低賤種姓階層永遠低賤,除非有神或神職人員的特許,否則生生世世,種姓世襲不變。

 

這就是古印度「雅利安人」精心編撰「種姓階級制度」衍生下的「善惡業報輪廻宿命」神話政治體制。 

 

「雅利安人」為了進一步維護種姓制度和保證既得利益,仍然繼續編撰,增加出“五道”即「天神道、凡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6.jpg

到了約西元6世紀還把他們的「地界惡神阿修羅」也立成一道,增了「阿修羅道」,形成了「婆羅門教」著名的“六道天神道、凡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輪廻體系。

 

五道(五趣)或六道(六趣)之說,其中又劃分為“三善道”(天神道、阿修羅道、凡人道)“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來替種姓制度“獎善罰惡”維穩辯護。

7.png

《印度2大史詩

「印度大史詩時代」出現了兩部著名史詩,即RAMAYANA《羅摩那》和MAHABHARATA《摩訶婆羅多》並稱古印度兩大史詩。

 

這兩部史詩,非但是文學傑作,其內容有著印度智識的百科全書之稱,在印度的地位,超過各種著作,取得了經典的資格。

8.jpg

兩大史詩的卓絕的詩篇包含幾乎古代印度的全部歷史,但仍然脫離不了夾雜大量神話和傳說。兩者的結合,完成了一幅古印度生活的真實而生動的圖畫。

 

《摩訶婆羅多》篇幅很長有,「20萬行長詩」之稱,在《格薩爾王》被發現之前,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9.jpg

時代背景

《摩訶婆羅多》的成書時間約從西元前四世紀至西元四世紀,歷時八百年。它長期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內容,層層累積而成。

 

它的成書年代處在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也是從「吠陀時期」的「婆羅門教」轉化為「史詩時期的新婆羅門教」(印度教)的時代。

 

這部史詩以印度列國紛爭時代為背景,描寫「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鬥爭,最終導致大戰。大戰的結果雖然有勝敗,但雙方將士幾乎全部捐軀疆場,算是一個歷史悲劇。

 

印度有名的《薄伽梵歌》又稱《薄伽梵譚》(Bhagavad Gita)其實就是《摩訶婆羅多》中《毗濕摩篇》的一段對話。但它也被視作《奧義書》之一。

10往世书.jpg

往世書

印度大史詩」和「往世書」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團,而且人民中已經有被稱為“羅阇”(王、Raja)的領導者出現。

 

敵對的部落集團之間進行頻繁的戰爭,最終形成為數眾多的早期印度國家。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於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

11.jpg

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家”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許多哲學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家」和「耆那教」。

 

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湧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12.jpg

「往世書」(Purana,也譯為宇宙古史)往世書共有18部,是古印度文獻的總稱,被認為是古代的史籍、聖典、歷史、傳說、法律、醫學、詩律、哲學、理論、修辭學、神話、故事的彙集。這類文獻覆蓋的內容同樣非常廣泛,包括宇宙論、神譜、帝王世系和宗教活動。

 

但書中主要還是歌頌毗濕奴濕婆神大梵天,它們都出於同一作者毗耶娑(廣博仙人)之手,用「梵語」寫成文。內容通常為詩歌體,以問答的形式書寫,其基本內容經常是不同人物聯繫起來的一些故事。

 

13.jpg

根據蓮花往世書 ,可拆分成「三類往世書」,就是:

  1. 憂往世書6部(主要敬梵天)。
  2. 暗往世書6部(主要敬濕婆)。
  3. 喜往世書6部(主要敬毗濕奴)。

 

合共18部,另外還有18部小往世書(Upa-Puranas )由於太繁雜,這裏就不一一舉例了。

14.jpg

 《學術界從歷史的探討還釋迦牟尼一個公道》

 

「業障六道輪廻」之說已經普遍深入「道教」和華人社會,就算你不是佛道教徒,但這種思想已然深置華裔社會難以磨滅。

 

印度原始的「佛家學派」分裂成「部派佛教」之後,有部分僧團已經開始加插「婆羅門教」的「業報輪廻論」,既講六道輪廻」,也講五道輪廻」但趨向還不明顯。

15.jpg

在後期的論述則變成完全採納「業報六道輪廻論」是因為「大乘菩薩道」衍生的後期,「佛教」在印度已經式微甚至被「婆羅門教」打壓,為了能夠吸引群眾在印度佔據一席之地。

 

發展的趨勢勢必建立在「婆羅門教」的論點上,因此不得不融入了「業報六道輪廻論」並在這基礎之上又增加了超越「業報輪廻四生六道」的「四聖界」即佛、菩薩、聲聞、緣覺,比「婆羅門教」更高一籌。

16.jpg

從玄裝大師在印度東部「那爛陀寺」(Nalamda Vihara)帶回大唐「白馬寺」的「佛教經論」已經完全融入這種思想體系,而且當時的「那爛陀寺」已經「唯識學派」盛行的學府,後來還成為「大乘密教」中心。另外,「那爛陀寺」在當時可以說是「佛教」在印度僅存的最後根據地,這些都是有據可尋的史實。

 

再回觀時間上,「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從西元前12世紀也就是西元前1200年前已經開始,而 釋迦牟尼 的出生是在西元前4世紀。

 

目前比較準確的學術考據就是在西元前466年,至到 釋迦牟尼35歲覺悟在西元前431年,前後差了7個世紀即七百六十多年。

 

所以說《五火二道、四生三道、五道六道之善惡業報輪廻》之事全然與早期的「佛家學派」無關,這點已經非常清楚。

17.jpg

當年 釋迦牟尼 覺法以來,之所以為什麼一直「被婆羅門」教排擠,其實就是沒有採用「婆羅門」的“吠陀教法和制度”。

 

正確來說 釋迦牟尼 其實非常反對「婆羅門」這種霸權主義的「種姓階級制度」和「善惡業報輪廻論」,兩者觀點產生抵觸,否則「佛家」教育被「婆羅門教」吸納就好,根本無需另外再出現一個被打壓成“邪說”的新新教派。

 

甚至還被歸納為對「婆羅門」貴族政權有顛覆企圖的「沙門思潮」之一,由此反而突顯著 釋迦牟尼 智慧的卓越和教育的特殊。

18.jpg

另一方面,早期的印度「密乘佛教的部分學派則在唯識學奧義上逐漸發展出八道輪廻」九道輪廻」但是到目前為止,印度的卓越學者 商羯羅 復興的印度教仍然保持著「四生五道」的古教規信仰,沒太大改變。

19.jpg

「原始佛家」時期,釋迦牟尼 並不鼓吹「四生六道業報輪廻」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會把印度人民帶入一個無盡的想像空間,所以把這種屬“形而上”的論述打入「十四無記」的戒條中,以防學者在臆想走岔,主要原因是這「婆羅門教」編撰的論述和所領悟的「解脫道」完全大相徑庭。(待續)

 

07/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古印度文明與宗教史考(六)》

6)《印度種姓社會階級制度》

 

《四大種姓》

「種姓階級制度」其實就是「雅利安人」為了本身一族之私而創立的,這個制度確保了「雅利安人」在印度享有永久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尊位外,還讓一般人民永遠翻不了身,越不了級。可以說是非常不人道不民主的專橫制度。

 

「雅利安人」將印度分為優、貴、平、卑、四種等級,最高等級就是「雅利安族」,他們自稱為「婆羅門」屬於印度優等種族。

 

其次是「剎帝利」,屬於印度貴族王室。其三是「吠舍」,屬於富有階級。其四是「首陀羅」,屬於一般人民。

2.jpg

一)「婆羅門」(Brahmin)是「梵天神」的後裔,屬最高級別,專負責宗教、祭祀、信仰、占卜、咒術、降乩、打坐、瑜伽、文化、教育等,印度的特權神職祭司和僧侶,受所有人民供養兼不事生產,更不太管事。

 

在「婆羅門教」欽定的輪回轉世規則上,「婆羅門」是可以享有生生世世皆輪回轉世為「婆羅門」的特權,因為他們是「梵天」的後裔,完全不受善惡業報糾纏的困擾,屬於「再生族」。

3印度剎帝利.jpg

二)「剎帝利」(Kshatriya)是王室貴族與政要,高等官階人士,主要管理國家百官行政、軍事、戰爭、賦稅、武器等等。

 

剎帝利」是不一定生生世世皆輪回轉世為「剎帝利」的,他們必須依照善惡業報牽扯來轉世,有可能轉世做「吠舍」或「首陀羅」,同樣屬於「再生族」。

4農夫.jpg

三)「吠舍」(Vaishya)是一般商賈或有地主、有產階級、工商農領袖等等。

 

「吠舍」同樣不一定生生世世皆輪回為「吠舍」,必須依照善惡業報牽扯來轉世。有可能轉世做「首陀羅」,也屬於「再生族」。

5.jpg

四)「首陀羅」(Shudra)是大多數的印度土著,主從事勞動生產工作的人民和農夫。

 

「首陀羅」今生以後無法輪回再做「首陀羅」,也不能再輪迴其他人,或許頂多只能夠做畜生或低等生物,又或只能做幾乎泯滅的“殘留靈”屬於“一生族”。

6奴隸1.jpg

五)種姓制度之外,其實還有一種不入階級之流的第五等,就是「哈哩真」或「達利特」意思是「不可接觸者」主要是奴隸或賤民從事掃糞坑、垃圾、抬燒屍體的工作。

 

賤民在「婆羅門教」輪回轉世制度中只有一生,甚至灰飛煙滅,同屬於“一生族”

 

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這三種種姓除非得到「婆羅門」的許可,則可以在今生或來世提升自己的種姓。

7種姓2.jpg

《影響深遠》

以上四大種姓都不能通婚,但「婆羅門種姓」居住城市,窮人最少,這種制度的形成,也直接造成印度的人種嚴重分化和歧視。

 

雖然印度律法如今已經實施廢除種姓制度,但民間至今仍然奉行不誤,似乎已成慣例,社會間仍然充滿歧視和冷漠,可見階級制度影響至深至遠。

 

「雅利安人」的後代逐漸忘記了他們祖先製造的神明和創設的制度,變成完全相信藉著奉祀神明,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賜福

8婆羅門.jpg

所以佔據了社會上最崇高的地位和富貴,這一切是那麼的理所當然。而中低等種姓又完全相信這是命運和神明的安排。

 

所以種姓之間其中一方若發生了什麼事,其他種姓幾乎不予理會干涉也不敢多加干預。

 

一般中低種姓除非得到「神的後裔婆羅門種姓」認可,否則不可能提升自己的種姓。

100t0z000000nlkah931B_R_640_10000_Q90.jpg

在群雄割據分裂的印度,每一個國家的種姓制度有很大差別,甚至還可以再次細分,也可以升降,全憑時勢、機遇、利益定奪。或者乾脆說,一切由高等種姓定奪。

 

說穿了「婆羅門教」是外來統治者因地制宜建立了尊卑制度國家,然後就地取材編輯出了基於制度上的種姓宗教。

 

所以,嚴格來說「婆羅門教」既不是純粹外來的,也不是完全本土的,而是兩者合起來的產物,但策劃者仍是「婆羅門雅利安」本身。(待續)

 

01/03/2020     龍爺。

文章標籤

龍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